时间: 2025-04-26 07:1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31
几叠春山路,谁分碧扇开。
露光生竹石,云气杂楼台。
鹤度凉潭去,钟穿薄雾来。
微茫天水阔,我梦正寻梅。
几重的春山蜿蜒曲折,谁能将这碧绿的扇子轻轻打开?
露水的光辉照耀着竹石,云气与楼台交错在一起。
仙鹤飞过凉爽的潭水,钟声穿透薄雾飘然而来。
远处天水茫茫,我的梦中正寻觅梅花的踪影。
“寻梅”在中国文学中常常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在古代诗词中,梅花常常与孤独、清高的情怀相联系。
作者介绍:王采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王采薇的诗作常常结合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诗人漫游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之美而产生的灵感。
《幻梦》以春山、竹石、云气等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向往。诗中“几叠春山路”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层次感,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露光生竹石”,通过光与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这些自然意象不仅映射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出生活的哲理。
“鹤度凉潭去,钟穿薄雾来”一句,描绘了仙鹤与钟声的交织,意象独特而梦幻,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我梦正寻梅”,更是将诗人的追求与理想呈现出来,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恬淡、优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几叠春山路”意指什么?
A. 山路曲折
B. 春天的到来
C. 诗人的旅行
答案:A
“我梦正寻梅”中,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美好理想
C. 友情
答案:B
诗中的“钟穿薄雾来”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