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多丽·咏白菊

《多丽·咏白菊》

时间: 2025-05-10 10:30:29

诗句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29

多丽·咏白菊

作者:李清照 〔宋代〕


原文展示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白话文翻译

小楼里寒冷,夜长帘幕低垂。
我恨那无情的风雨,昨夜来揉损了我的肌肤。
这花朵的容颜既不似贵妃的醉脸,也不似孙寿的愁眉。
韩令的偷香,徐娘的傅粉,怎么能与之相提并论,未免新奇。
仔细看取屈原和陶渊明,他们的风韵才正合适。
微风起时,清香四溢,并不减弱如酒般的醇香。
渐渐秋天已到,雪白的花朵显得清瘦,向人展现无尽的依依情怀。
似乎忧愁如汉皋解佩,似乎泪水洒在纨扇上题写的诗句。
明亮的月光、清新的风,浓烟和暗雨让她的芳姿愈加憔悴。
即便我珍惜这段情感,不知从今往后还能留得几多时光。
人情真的好,何必再去怀念,泽畔的东篱。


注释

  • 琼肌:美丽的肌肤,通常指女子的肌肤。
  • 贵妃:指王贵妃,因其美丽而著称。
  • 孙寿:传说中的美女,常用以比喻美人。
  • 韩令:指韩愈,古代名士,常被用作描绘才子。
  • 徐娘:指徐氏,古代美人,常用以形容年长的美人。
  • 屈平:屈原,楚国诗人,以其清丽的诗作著称。
  •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 酴醿:一种酒,形容清香扑鼻。
  • 汉皋:汉代的某个地方,常用来比喻相思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漱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号称“词坛绝艳”。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多丽·咏白菊》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李清照生活困顿、国家动荡之际。她通过描写白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多丽·咏白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李清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菊的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忧愁与失落。

词中提到的“贵妃醉脸”和“孙寿愁眉”意在强调白菊的独特之美,李清照不愿意将其与他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白菊的深厚情感。接着,词人引入屈原和陶渊明,说明白菊的风韵与古代诗人的境界相契合,展示了她对文化与美的追求。

随着诗句的推进,白菊的清香与秋天的到来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段提到的“浓烟暗雨”更是加深了这种忧伤的氛围。尽管李清照珍惜当下,但她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词以白菊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现了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
  2.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表达了对无情风雨的恨意,暗示着内心的脆弱和对美的伤害。
  3.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强调白菊的独特之美,拒绝与他人比较。
  4.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以古人名士的盛名,强调白菊的美不在于外表,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
  5.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引用古代诗人,表示白菊的风韵与这些文人相得益彰。
  6.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描写白菊的清香,延续了诗中对美的赞美。
  7.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将秋天的到来与白菊的清瘦结合,传达出无尽情感。
  8.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用比喻强调白菊的悲伤与美丽。
  9.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描绘外部环境对花的影响,强调时间与环境的无情。
  10.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1.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总结情感,表达对人情的珍视与对过去的释然。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似愁凝汉皋解佩”用比喻增强了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愁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白菊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菊: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清雅,同时也隐含着孤独与忧愁。
  • 寒夜:营造出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反映了内心的孤寂。
  • 清芬:代表着美好与纯洁,是对白菊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贵妃”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贵妃
    • B. 杨贵妃
    • C. 李清照
    • D. 西施
  2. 词中“琼肌”意指什么?

    • A. 诗歌
    • B. 美丽的肌肤
    • C. 白菊的香气
    • D. 冷风
  3. 李清照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珍惜?

    • A. 时间
    • B. 美好事物
    • C. 自己的才华
    • D.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
  • 《白菊·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多丽·咏白菊》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李清照全集》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背景与解读》

译文

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 过邵伯泽 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鲍待用挽词四首 鲍待用挽词四首 鲍待用挽词四首 鲍待用挽词四首 艾轩先生侍郎挽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人无己 漏泄天机 不得已而用之 蝉灵子 均辨 止字旁的字 烟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偕老 燕山 豺狼之吻 肀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疾雷不及塞耳 赤字旁的字 包含演的词语有哪些 遮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