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14
于中好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当年贺六浑来么。
猛挥戈尔朱摧破。
子升碑下徐郎过。
漫嗟赏无能和。
南陈北魏如旋磨。
但一片两片欹卧。
草间磊磊苔衣裹。
没字石留人坐。
这首诗提到当年贺六浑的到来,是在问他是否还记得那段时间。猛然挥动戈矛把尔朱荣打败。子升的碑下,徐郎从这里经过,令人感慨,却没有人能够与之共赏。南陈北魏的历史如同旋转的磨盘一般,过去的辉煌已成往事。只剩下那一片又一片的残骸倾斜而卧,草丛中石头满是苔藓的覆盖。那块无字的石头,留下了人们的坐痕。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关注历史和社会变迁,风格沉郁,有着丰富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回顾有关,王时翔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提问“当年贺六浑来么”,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追溯,接着描述尔朱荣的破灭,体现了历史的无常与人物的兴衰。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子升碑下徐郎过”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似乎在表达对过往辉煌的失落感。
“南陈北魏如旋磨”一句,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旋转的磨盘,寓意着历史的循环与无情,令人感慨万千。最后几句,诗人描绘了苔藓覆盖的石头,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遗忘,诗人在此刻的沉思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留下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
“当年贺六浑来么”中“贺六浑”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种历史事件
D. 一种文化现象
诗中“南陈北魏如旋磨”主要表达了:
A. 历史的循环与无常
B. 人物的兴亡
C. 自然的变化
D. 个人的情感
最后一句“没字石留人坐”表达了: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当下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王时翔与杜甫的诗歌都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王时翔更侧重于历史的回顾与感慨,杜甫则更关注现实的苦难与民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