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橐籥歌

《橐籥歌》

时间: 2025-07-30 22:25:49

诗句

休言大道无为作,须向房中明橐籥。

过时不动片时闲,紫雾红光乱灼灼。

青龙喜,白虎恶,赤蛇缠定乌龟壳。

纵然过得尾闾关,又被曹溪路隔著。

两条直上絜丹田,决言上有三清阁。

阁下分明有玉池,内有长生不死药。

依时下手采将来,服了蓬莱受快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2:25:49

原文展示

橐籥歌
作者:张继先 〔宋代〕

休言大道无为作,须向房中明橐籥。
过时不动片时闲,紫雾红光乱灼灼。
青龙喜,白虎恶,赤蛇缠定乌龟壳。
纵然过得尾闾关,又被曹溪路隔著。
两条直上絜丹田,决言上有三清阁。
阁下分明有玉池,内有长生不死药。
依时下手采将来,服了蓬莱受快乐。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大道无为而治,必须在房中明亮的橐籥中找寻。
时间过去不动,片刻闲暇,紫雾红光交错闪耀。
青龙欢喜,白虎愤怒,赤蛇缠绕在乌龟的壳上。
即便过了尾闾关,仍旧被曹溪的道路隔开。
两条路直通丹田,明确地说上面有三清阁。
阁下清晰可见有玉池,里面有长生不老的药。
要及时动手去采摘,服下后可在蓬莱享受快乐。

注释

  • 橐籥:一种古代的乐器,象征着修道和长生之道。
  • 青龙、白虎、赤蛇、乌龟:分别代表四方的神兽,象征阴阳五行。
  • 尾闾关:道教中认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关口。
  • 三清阁: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
  • 玉池:神仙的池塘,代表长生的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道教思想著称,作品多探讨修道与长生的主题。

创作背景:在宋代,道教思想盛行,许多文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张继先的《橐籥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思想潮流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橐籥歌》是一首探讨道教思想和修道追求的诗作。全诗以“橐籥”为引子,强调在世俗中寻找内心的明亮与真理。诗中不仅描绘了道教的神秘意象,还透露出对生命、时间、和修道的深刻理解。

开头两句“休言大道无为作,须向房中明橐籥”,诗人反驳了“大道无为”的观念,表明修道者必须在内心深处寻求明亮的真理。“紫雾红光乱灼灼”展示了修道过程中的迷雾与光明交织,暗示修道者在寻求真理时可能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青龙、白虎、赤蛇、乌龟四兽的出现,强调了道教对自然界力量的尊重与理解。诗人接着提到“尾闾关”和“曹溪路”,这两者都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表明修道的艰辛与道路的遥远。

最后两句“依时下手采将来,服了蓬莱受快乐”,表达了修道者应当把握时机,积极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深邃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崇敬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言大道无为作:反对消极的无为思想,倡导积极修行。
  2. 须向房中明橐籥:强调修行的内心与明悟。
  3. 过时不动片时闲:时间流逝,不应沉迷于闲适。
  4. 紫雾红光乱灼灼:描绘道教的神秘景象,象征迷惑与启示。
  5. 青龙喜,白虎恶:象征自然力量的对立面。
  6. 赤蛇缠定乌龟壳:暗示修道者需克服困扰。
  7. 纵然过得尾闾关:即使克服障碍,仍有更高的追求。
  8. 两条直上絜丹田:直指修行的核心。
  9. 决言上有三清阁:指出修行的目标。
  10. 阁下分明有玉池:暗示长生药的存在。
  11. 内有长生不死药:直指修道者的追求。
  12. 依时下手采将来:强调及时行事的重要性。
  13. 服了蓬莱受快乐:表达对长生的向往和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橐籥”比拟修道的工具。
  • 对仗:如“青龙喜,白虎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和神话意象增强诗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道的热情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明亮和真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橐籥:象征修行与智慧的工具。
  • 青龙、白虎:代表阴阳的对立与和谐。
  • 玉池:象征不老的理想与长生的追求。
  • 曹溪:道教的象征,代表修道的艰辛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橐籥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反对无为思想
    • B. 向世俗妥协
    • C. 描述自然景观
    • D. 追求财富
  2. 诗中提到的“三清阁”象征什么?

    • A. 人间的快乐
    • B. 道教的神仙居所
    • C. 修道的艰辛
    • D. 大众的理想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探讨道教哲学。
  • 《长生诀》:同样涉及修道与长生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橐籥歌》在对生命的思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对乡愁的追忆,后者是对修道的追求,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道教文化史》:了解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次其年韵,戏柬西樵司勋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 念奴娇•四叠前韵 念奴娇 念奴娇 友人见示江南春图兼寄金陵怀古之什感事因题 念奴娇 延令季苍苇席上送周子俶计偕京师 念奴娇 乘月江行 念奴娇 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 其一 念奴娇 念奴娇 大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帼豪杰 盘互交错 落户 眛厔 包含荣的词语有哪些 百色起义 包含雁的成语 鼻塌唇青 困知勉行 艸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包含濮的词语有哪些 凝脂点漆 爪字旁的字 惊风怒涛 山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不以人废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