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2:37
念奴娇 友人见示江南春图兼寄金陵怀古之什感事因题
作者:郑文焯 〔清代〕
酒旗风影,漾回波,不断春愁千斛。
中有过江,名士泪,销得新亭一掬。
老子婆娑,英雄割据,莫举伤高目。
江南春好,送人惟有哀曲。
谁念玉尘风流,虚元谈未,了神州沈陆。
空吊金城衰柳色,依旧江潭悽绿。
故国鹃声,荒山龙气,终古苍黄局。
歌尘如梦,野花开遍陵谷。
酒旗在风中摇曳,波光荡漾,春愁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其中有过江而来的名士眼泪,浸湿了新亭的每一滴。
老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英雄们分割天下,
谁又能忍心高举伤心的目光?
江南的春天如此美好,送别之时只能唱哀曲。
谁还记得那玉尘般的风流,虚元之谈未了,
已使神州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空自叹息金城的衰败,柳色依旧是江潭的凄绿。
故国的杜鹃声,荒山的龙气,
终究是那苍黄的局面。
歌声如梦,野花在陵谷间开遍。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6年-1718年),字子建,号秋水,江苏人。清代诗人,以其才情和对古诗的继承和创新而著称。他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明清交替,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郑文焯游历江南时写作的,受到江南春景的启发,同时也寄托了对金陵旧地的怀古之情。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尤其是对曾经辉煌的金陵的惋惜。
这首《念奴娇》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历史的反思。开篇以“酒旗风影”引入,展现出春日的生动气息,但随之而来的“春愁千斛”却暗示了内心的忧伤。接下来的“过江名士泪”更是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诗人从景入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紧密结合。
诗中提到的“新亭”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离别与愁苦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对古代英雄的追忆,尤其是对金陵昔日繁华的感叹,折射出一种对历史无常的哲思。“故国鹃声”与“荒山龙气”,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而意象丰富,表现了郑文焯对江南春景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细腻。比如“酒旗风影”不仅描绘了场景,也隐喻了人的心情;“春愁千斛”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愁苦的深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结合历史的感慨,传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兴亡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友情、故土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愁千斛”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新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老子婆娑”指代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郑文焯的《念奴娇》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结合,而李清照则着重表现情感的细腻与柔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示了同一主题的不同面向。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和内容展示,希望能加深您对郑文焯《念奴娇》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