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0
蝶恋花
过雨春波浮鸭绿。草阁三间,人住清溪曲。旧种小桃多似竹。乱红遮断松边屋。有客抱琴穿翠麓。隔水呼舟,应是怜幽独。历历武陵如在目。几时同借仙源宿。
这首词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水面浮现出鸭绿色波纹的情景。溪边有三间草屋,住着人在清澈的溪流旁。屋旁的桃树已经长得像竹子一样密集,纷纷落下的花瓣遮住了松树旁的房屋。这里有位客人抱着琴,穿行在翠绿的山麓之间,隔着水面呼唤船只,似乎是在怜惜这幽静的环境。武陵的美景历历在目,不知何时才能一起借宿在这个仙境中。
凌云翰,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的文化背景下,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而闻名。虽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词在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方面颇具特色。
《蝶恋花》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文人追求自然与恬淡生活的时刻。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日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从开头的“过雨春波浮鸭绿”开始,便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水波荡漾,色彩鲜明,给人以清新之感。随后的“草阁三间”则引入了人居环境,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旧种小桃多似竹”,不仅描绘了桃树丰盛的景象,还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长。桃花如雨般洒落,遮住了松边的屋舍,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接着,通过“有客抱琴穿翠麓”,引入了人文的元素,诗人以琴声寄情于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两句“历历武陵如在目,几时同借仙源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具体的自然描写,又有深沉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草阁”有几间?
“旧种小桃多似竹”中的“小桃”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