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其一

《蝶恋花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3:23:10

诗句

蜡子樱儿飞绿鹊。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

青映远山回雨脚。

残虹几晕胭脂削。

满院繁华看渐落。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

粘得断丝丝又弱。

重重绊住秋千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3:10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一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蜡子樱儿飞绿鹊。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
青映远山回雨脚。
残虹几晕胭脂削。
满院繁华看渐落。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
粘得断丝丝又弱。
重重绊住秋千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图景。蜡子(蜡蝉)和樱花飞舞,绿鹊在树上鸣叫。午睡醒来,倚靠在雕刻精美的红色花卉旁。远山的雨脚映衬着青色的山峦,残留的彩虹与胭脂般的色彩交织在一起。院子里繁华的花朵正逐渐凋落,傍晚的风起,轻轻吹来片片花瓣,仿佛把柔弱的丝线都粘住,重重地束缚着秋千的绳索。

注释

字词注释

  • 蜡子:蜡蝉,昆虫的一种。
  • 樱儿:樱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绿鹊:指一种颜色鲜艳的鸟类,常在春天出现。
  • 雕红药:指雕刻精美的红色花卉。
  • 雨脚:雨滴落下的样子。
  • 残虹:残留的彩虹,暗示雨后的美丽景象。
  • 胭脂:化妆品,形容色彩鲜艳。
  • 满院繁华:形容院子里花木繁盛。
  • 日暮:傍晚,日落时分。
  • 片片吹来薄:轻薄的花瓣随风飘来。
  • 断丝丝:形容细弱的丝线。
  • 秋千索:秋千的绳索。

典故解析
本词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40-约1711),清代诗人,字子畏,号静斋,浙江嘉兴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墨客喜爱吟咏春日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美。诗中通过蜡子、樱儿、绿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氛围。词人在午睡醒来后,倚靠在雕刻的红色花卉旁,似乎在享受这一份静谧的闲适。随着远山回雨脚的描绘,画面更加生动,色彩更加丰富。残虹的出现,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美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转瞬即逝。

随着时间推移,满院繁华的花朵渐渐凋落,日暮的风起,诗人在此刻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美好回忆的交织。诗的最后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千的绳索与风吹来的花瓣连结,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词在自然与人情之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蜡子樱儿飞绿鹊:描绘春天的生机,蜡蝉与樱花的飞舞,绿鹊的鸣叫,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午后醒来,倚靠在雕刻美丽的红花旁,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享受。
  • 青映远山回雨脚:青山映衬着远处的雨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残虹几晕胭脂削:残留的彩虹如同胭脂般的色彩,点缀了春日的美丽。
  • 满院繁华看渐落:花木繁盛,却也渐渐凋落,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傍晚的风起,轻薄的花瓣随风飘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 粘得断丝丝又弱:花瓣粘附在细弱的丝线上,象征着生活的脆弱与无奈。
  • 重重绊住秋千索:秋千的绳索被花瓣缠绕,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依恋与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相结合,展现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风和花瓣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子:象征生机与活力。
  • 樱儿:象征美好与短暂。
  • 绿鹊: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热闹。
  • 彩虹:象征希望与美好。
  • 秋千:象征童年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鸟是什么?
    a) 红鹦鹉
    b) 绿鹊
    c) 黄鹂
    答案:b) 绿鹊

  2. 诗中“残虹”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残留的彩虹
    c) 风暴
    答案:b) 残留的彩虹

  3. 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a) 竹子与梅花
    b) 蜡子、樱儿、绿鹊
    c) 江水与月亮
    答案:b) 蜡子、樱儿、绿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日的美景与情感。
  • 苏轼《蝶恋花》: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毛奇龄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毛奇龄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春天的感怀,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次韵子瞻江西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三四明狂客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四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题李公麟山庄图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傅银青挽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神经纤维 凹面镜 去天尺五 包含颊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博闻强识 虎步龙行 日往月来 穷极无聊 春兰秋菊 土造 文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脚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