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食早荔七首

《食早荔七首》

时间: 2025-05-07 17:29:39

诗句

树头栗鼠往来频,时遣髽童作徼巡。

不是尚方要包贡,暮年赖此助精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9:39

食早荔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树头栗鼠往来频,时遣髽童作徼巡。
不是尚方要包贡,暮年赖此助精神。

白话文翻译:

在树头上,松鼠来来往往频繁,有时还派个少年在旁边巡逻。这并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贡品,而是为了在晚年依靠这些小事来保持精神的活力。

注释:

  • 树头:指树的顶部,松鼠常在树上活动。
  • 栗鼠:即松鼠,是一种活泼的小动物。
  • 髽童:指长发的少年,古时多用来指年轻的小孩。
  • 徼巡:巡逻、巡视,表示对周围环境的注意。
  • 尚方:古代官署,负责管理贡品的事务。
  • 包贡:指交纳贡品。
  • 暮年:晚年,指年老的时候。
  • 助精神:用来保持精神的状态,表示保持活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尚方”是古代的一个官署,负责处理贡品。在古代,贡品是用来向皇帝或上级展示地方特产的重要方式。诗中用“尚方”来对比,强调松鼠和巡逻的少年并不是真正为了贡品,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沉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刘克庄的晚年,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试图在平淡中寻找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松鼠的形象和少年巡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惬意的自然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松鼠在树头的灵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少年巡逻则代表着一种对生活的关注和投入。诗中“不为尚方要包贡”的表达,表明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在晚年之际,诗人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精神活力,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树头栗鼠往来频”:描绘松鼠在树上活泼的场景,生动形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时遣髽童作徼巡”:强调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少年在旁边巡视,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 “不是尚方要包贡”: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然,强调生活的简单。
    • “暮年赖此助精神”:传达了在晚年通过这些简单的乐趣来保持精神活力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松鼠的活动比喻了生活的活力。
    • 拟人:通过松鼠的形象赋予了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强调精神世界对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松鼠:象征活力和生命力,代表自然的灵动。
  • 少年:象征青春和活力,反映对生活的关注。
  • :象征生命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鸟
    B. 松鼠
    C. 狐狸

  2. “髽童”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A. 老人
    B. 少年
    C. 婴儿

  3. 诗人对物质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
    B. 淡泊
    C. 贪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食早荔七首》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宁静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强调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而陶渊明则追求理想中的桃花源,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山云 裘父见和复次韵 清富庵 蓬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摛文掞藻 琼枝玉树 虎字头的字 袁头币 十字旁的字 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屣履造门 颈结尾的成语 语短情长 豆字旁的字 愚民安知 狗走狐淫 自字旁的字 车貌 享堂 捧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