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

时间: 2025-04-26 21:57:01

诗句

空琴谁为奏南风,坐看幽香走篆红。

定卜糟丘度余日,此生那复问蓍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01

原文展示

空琴谁为奏南风,坐看幽香走篆红。
定卜糟丘度余日,此生那复问蓍丛。

白话文翻译

谁来为这空琴奏出南风的乐曲呢?我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幽香飘散,化作篆字的红色。决定卜卦于糟丘,度过剩余的日子,此生又何必再去询问蓍草的命运呢?

注释

  • 空琴:指无人弹奏的琴,象征孤独与沉寂。
  • 南风:南方的风,寓意温暖和柔和的情感。
  • 幽香:隐隐的香气,可能指花香或酒香,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 篆红:篆字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方式,红色象征着美好与热情。
  • 糟丘:糟丘指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古人常在此处卜卦。
  • 蓍丛:蓍草是古代占卜用的植物,象征着命运与运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景莹,号云洲,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年代。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夜晚,作者可能是在与友人饮酒时写成,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孤独和思考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空琴”开篇,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坐看幽香走篆红”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尽管身处孤独,仍能在优雅的香气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安慰。最后两句“定卜糟丘度余日,此生那复问蓍丛”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无所畏惧。古人通过卜卦来探求命运,而诗人在这里选择放下对命运的追问,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这首诗的情感在于在孤独与美好之间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琴谁为奏南风:空琴无人奏,暗示孤独。南风象征着温柔的情感,暗示对生活的渴望。
  2. 坐看幽香走篆红:静坐欣赏香气的飘散,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 定卜糟丘度余日:选择在酒糟丘上卜卦,象征着对未来的思考。
  4. 此生那复问蓍丛:对命运的追问已经没有意义,表现出一种释然与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空琴比喻孤独的心境,南风比喻内心的渴望。
  • 拟人:幽香“走”篆红,赋予无生命的香气以动作。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悟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人虽身处孤独,却能欣赏生活中的细腻之美,对未来的命运也不再追问,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琴:象征孤独与无奈。
  • 幽香:象征美好与宁静。
  • 糟丘:象征人生的沉淀与思考。
  • 蓍丛:象征命运与运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空琴谁为奏南风”中的“空琴”代表什么? A. 音乐的美好
    B. 孤独与沉寂
    C. 友人的陪伴

  2. 诗中提到的“蓍丛”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命运与运势
    C. 自然的宁静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命运的追问
    B. 对孤独的感悟与豁达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 李清照《如梦令》:描绘孤独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对比
毛滂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反映了孤独感,但毛滂更多的是对命运的释然,而李清照则常表现出对失去的惆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个体心理。

参考资料

  • 诗词选本:《宋诗精华》
  • 研究文章:《宋代诗人的孤独与情感探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令·恋恋 别程公辟给事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 游仙二首 山阳阻浅 宁浦书事六首 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 其一 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 海康书事十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敬如宾 寓馆 示字旁的字 行尸走肉 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解人颐 焦金烁石 则微 丶字旁的字 吞声忍泪 火字旁的字 反戈相向 东睃西望 邋邋遢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