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01
商山 王禹偁 〔宋代〕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後添。 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 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 气蒸丹水碧,脉润紫芝甜。 岭碍翻云鹘,峰遮落海蟾。 涧深春有冻,影阔夏无炎。 势斗嵩井华,名欺霍与灊。 石危蹲虎脚,松老髯龙髯。 晓榻便欹枕,晴楼懒下帘。 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 望久衣襟湿,登多屐齿粘。 何当随四皓,深隐避猜嫌。
六百里的险峻山岩,雨后的山岚更加美丽。 多年来未能吟咏,整日观赏也不厌倦。 僧舍的青色映在门槛上,人家的翠绿挂满屋檐。 气蒸的丹水碧绿,脉润的紫芝甜美。 山岭阻碍了翻飞的鹘鸟,山峰遮蔽了落下的海蟾。 深涧在春天仍有冰冻,宽阔的影子在夏天不感到炎热。 山势与嵩山、井山、华山相争,名声超越了霍山与灊山。 危石像蹲着的虎脚,老松像龙髯。 早晨在榻上斜倚枕头,晴天在楼上懒得下帘。 未能安居在山中,仍需辅佐朝廷。 望久了衣襟湿润,登山多了鞋底粘土。 何时能随四皓隐居,深藏避嫌。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著称。此诗描绘商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宋代官场中颇有声望,但他对官场的腐败和争斗感到厌倦,因此多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是在他厌倦官场生活时所作,通过对商山的描绘,寄托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商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的壮丽景色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六百里巉岩”和“岚光霁後添”描绘了山的高峻和雨后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山势、石松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山的雄伟和隐居的宁静。最后,“何当随四皓,深隐避猜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商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诗人通过对山的壮丽景色和山中生活的描绘,寄托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六百里巉岩”描绘了什么? A. 山的高峻 B. 山的美景 C. 山的宁静 D. 山的和谐
诗中“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描绘了什么? A. 山的高峻 B. 山的美景 C. 山中生活的宁静 D. 山中生活的和谐
诗中“何当随四皓,深隐避猜嫌”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山的喜爱 D. 对山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