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12:53
原文展示:
迁居 吴则礼 〔宋代〕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 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 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依附于朝廷,却缺乏宏伟的抱负,岁月渐长,白发渐生,几乎想要放弃读书。 平日里穿着的貂裘已被尘土所蔽,晚年时我依傍于江湖边的茅屋。 青天之上,月亮升起之后,显得格外寂寥;红叶飘落,雁群初来,带来萧瑟之感。 老朋友带着酒来,实在是件好事,让我陶醉其中,忘记了旧时的居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深层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感到疲惫和无力,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隐居生活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后者的向往。诗中“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繁华到简朴的生活转变,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宁静。最后两句“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
“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
“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貂裘平日敝尘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厌倦? A. 隐居生活 B. 官场生活 C. 旅行生活 D. 学习生活
“茅屋晚岁依江湖”中的“茅屋”象征着什么? A. 官场的繁华 B. 隐居的简朴 C. 旅行的艰辛 D. 学习的枯燥
“故人载酒端好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友情 B. 权力 C. 财富 D. 知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