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28
金山寺
王安石 〔宋代〕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
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
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
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
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
颠沉在须臾,我自檝迎汝。
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
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
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
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
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
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
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
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
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
在高岗上观赏金山寺,四面都是断绝了行旅的险峻之地。这里的胜景依然在险峻之处,浮梁在风中轻轻摇曳。大江在我面前奔涌,波光粼粼如绡舞般轻盈。溪水流淌与厨房相交,甘甜的滋味胜过牛乳。扣动栏杆看到鼋鼍,幽雅的姿态时常可见。夜深了,殿宇显得格外高耸,星空凝聚着帝王的威严。两崖壁立相对,遥隔云雨千里。天上多余的月光,月落时听见渡口的鼓声。夜风多么温暖,大船在两侧摇曳。颠簸之间,我已准备好迎接你。才知道这样的教化力量,度过生活却无所苦恼。回想往昔狼狈时,只见石头与泥土。荣华一朝尽,只有土块在空中低头。人事如烛火转动,苍茫的世事究竟谁主宰。咄嗟间檀香施展,绣楹上盘踞着万根柱础。高阁直指星辰,新秋的月光照亮了牛女。汤休让我不再生病,转身上青天去。身心凌驾于苍霞之上,依靠朱栏畅谈。我的歌声让你倾听,幽幽的愤懑终于得以释放。谁说张处士,雄伟的笔墨映照千古。
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政治主张以“变法”为主,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振兴国家。王安石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个人的情感。
《金山寺》是王安石在金山寺游览时所作的诗。金山寺位于浙江省,靠近杭州,是一处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诗中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及其带给诗人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游览时的悠闲心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金山寺》不仅是一首描绘风景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人王安石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及宇宙的思考。全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开篇“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外界的隔绝,给人以一种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则展现了寺院的美丽与险峻并存,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挑战。
诗中“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轻盈的美感。王安石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宁静与悠然。
随着诗歌的深入,王安石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他感叹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人生如蜡烛一般,随时可能熄灭。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让人不禁沉思。
最后,诗人通过“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的结尾,表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抱负与志向。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更深地探讨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反思人生的无常与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哲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在《金山寺》中,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人生的无常?
A. 大江
B. 浮梁
C. 星辰
D. 土梗
诗中提到的“牛女”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爱情与团圆
C. 生命的奔流
D. 自然的宁静
《静夜思》与《金山寺》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但王安石的诗更加强调社会与历史的联系,而李白则更多的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