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24
与吕望之上东岭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
适野无心諠,吾今亦如此。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
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
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
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
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我钟爱这清静的住所,
像那美玉一般悦耳动听。
在这空旷的田野上没有喧嚣,
我如今也如此心无旁骛。
纷纷扰扰的旧事已令人厌倦,
世俗之人如今已被我抛弃。
使君的气节我向往,
虽然尚未得到他的青睐。
追随在东岭之上,
仰望俯视皆令人欣喜。
何况这个清明的时节,
晨曦照耀下的秋水多么美丽。
轻微的云彩终会消散,
何必长久地被尘埃玷污。
我心怀所念,
泪水如草般洗净了我的心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法”,在文学上也有重要贡献,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该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满。诗中表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与吕望之上东岭》是一首表现王安石内心世界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他向往宁静、清明生活的情感。王安石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中多次提到“清明”、“秋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明朗与豁达。
诗的开头,王安石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的热爱,结合“猗玗”来形容音乐的悦耳,暗示他对生活的美好感受。接着,他提到“适野无心諠”,在阐述对宁静的追求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几句中,他批判了世俗之人,强调了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表明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最后,诗人以“藉草泪如洗”结束,情感深沉而细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心灵的洗涤。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代的是?
诗中“微云会消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