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感四首 其四

《杂感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23:36:00

诗句

生涯薄宦类飘蓬,日在愁中又病中。

乐事渐稀人渐老,功名原幻利原空。

无边烟景秋痕碧,有限时光夕照红。

梧院清幽苔径冷,乱堆落叶下西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6:00

原文展示:

生涯薄宦类飘蓬,
日在愁中又病中。
乐事渐稀人渐老,
功名原幻利原空。
无边烟景秋痕碧,
有限时光夕照红。
梧院清幽苔径冷,
乱堆落叶下西风。

白话文翻译:

我的一生像漂泊的蓬草,官场的生活薄弱而无常,
在愁苦中度日,身体又因病痛而虚弱。
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自己也渐渐变老,
名利本是虚幻,财富也毫无意义。
无尽的烟霞景色,秋天的痕迹映衬着碧空,
有限的时光里,夕阳的余晖洒下红光。
梧桐院落清幽,苔藓的小径显得冷清,
满地落叶在西风中乱堆。

注释:

  • 薄宦:指的是薄弱的官职,或官场生活的艰辛。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乐事渐稀: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
  • 功名原幻:功名名利本质上是虚幻的。
  • 烟景:指的是迷蒙的山水景色。
  • 秋痕:秋天的痕迹,暗喻时光流逝。
  • 梧院:指的是有梧桐树的院落,代表一种清幽的环境。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象征着冷清和荒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而是通过个人感悟和自然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功名原幻”与古代文人对功名利禄的思考相呼应,显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榕,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在诗歌创作中,潘榕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潘榕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面对官场的纷扰和个人健康的衰退,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发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反映出一种悲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生涯薄宦类飘蓬”便直指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无奈和漂泊感,正如蓬草随风而动,无根无依。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在生活中面临的愁苦与病痛,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寂。

诗中“乐事渐稀人渐老”,不仅道出了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也折射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功名原幻利原空”,则是对名利的透彻反思,似乎在劝诫世人追求名利的虚幻性。接下来,诗人描绘自然景色,使用“无边烟景秋痕碧,有限时光夕照红”这一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短暂。

最后两句通过对清幽院落和落叶的描写,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涯薄宦类飘蓬:自我认知,表明自己在官场的薄弱境地,犹如漂浮的蓬草,失去根基。
    • 日在愁中又病中:生活在忧愁和病痛中,状况极为不佳。
    • 乐事渐稀人渐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反映出人生的遗憾。
    • 功名原幻利原空:对功名利禄的透视,强调其虚幻性。
    • 无边烟景秋痕碧:描绘秋天的美景,映衬心情的惆怅。
    • 有限时光夕照红:感叹时间有限,夕阳红光代表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
    • 梧院清幽苔径冷:环境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乱堆落叶下西风:落叶与西风的描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生涯比作“飘蓬”,生动地描绘了漂泊无依的状态。
    • 对仗:如“无边烟景”和“有限时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秋痕”、“夕照”等意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自我的反省。

意象分析:

  • 秋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夕照:代表短暂的美好和即将结束的光阴。
  • 梧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落叶:象征生命的凋零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乐事渐稀人渐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多
    b) 人在变老的过程中快乐减少
    c) 人生充满乐趣

  2. “功名原幻利原空”反映了什么观点?
    a) 功名利禄是人生的追求
    b) 追求功名利禄是徒劳的
    c) 功名利禄是重要的

  3. 诗中提到的“梧院清幽”主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街道
    b) 寂静的院落
    c) 花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潘榕的《杂感四首》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悲壮,而潘榕则更显沉静和内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秋夜 浪淘沙 华阴诸生贺翟长教会试 浪淘沙 题梅花士女小幅 浪淘沙·花朝前夕作 浪淘沙 冬夜雨 浪淘沙·泊舟之罘,烟水合沓,甚有远思。赋示王伯谐、柴予平 浪淘沙 八月九日早至南山庵 浪淘沙 浪淘沙 前词意有未尽,再填此阕,不觉泫然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本有源 惊諕 黄字旁的字 言是心声 赔了夫人又折兵 鼠字旁的字 包含粮的词语有哪些 手胼足胝 玉字旁的字 血败气索 放蒙挣 冤囚 鼻字旁的字 凿壁偷光 勃结尾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奔走钻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