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16
曹孟德
刘克庄
精舍观书二十年,偶窥沸鼎出馋涎。
小豪已草黄巾檄,老大遭烧赤壁船。
半夜宫嫔和泪诀,当时汉禅只心传。
后来仍有朱三辈,欲比英雄恐未然。
在书房里读书二十年,偶然看到沸腾的鼎,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年轻的豪杰已经草拟了黄巾军的檄文,年老的曹操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烧毁了他的船只。
半夜时分,宫中妃嫔含泪告别,那时汉朝的禅让只在心中传承。
后来仍有朱三辈之人,想要与英雄相比,恐怕未必能如愿。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与北方金国的对抗时期,历史背景复杂,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曹操及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对英雄与乱世的感慨。
刘克庄的《曹孟德》以曹操为引,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悲剧命运。诗歌开头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潜心读书的情景,二十年的努力与沉淀,似乎与动乱的时代格格不入。然而,随着“偶窥沸鼎出馋涎”的灵动笔触,诗人指向了历史的现实:即使在书卷之中,亦难以摆脱外界的诱惑与动荡。
接下来,诗人提到“小豪已草黄巾檄”,这是对历史上黄巾起义的直接提及,显示出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与不安分的心态。而“老大遭烧赤壁船”则是对曹操赤壁之战惨败的反思,历史的潮流如同激流,英雄也难逃被卷走的命运。诗中半夜的告别场景,宫中嫔妃的泪水,体现了权力更迭带来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的几句,诗人以“朱三辈”泛指后来的英雄,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担忧,传达出“欲比英雄恐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望,映照出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悲剧,兼具对英雄情怀的敬仰与对历史无情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沸鼎出馋涎”)、对仗(“小豪已草黄巾檄,老大遭烧赤壁船”)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揭示了英雄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悲剧,展现了历史的循环与人性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豪”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诗中“精舍观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朱三辈”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