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25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丹阳的太守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呢?他在下车前先去拜访茅卿。
自从被贬三次后,他开始专心奉道,恰逢五旬之初。
偶然在灵草中寻找,竟然遇见了芝圃,想要敲开真关借来玉书。
不再向他人询问事情的通宵与塞阻,天意使得官吏隐居在山中。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思想家,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提倡士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操守,作品风格雄浑,情感深厚。
此诗创作于范仲淹任丹阳太守时期,正值他经历了三次贬谪后的反思与自省。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崇敬,表现出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丹阳太守”开篇,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展现出一种官场与道教之间的对比。诗中提到的“茅卿”,是道教文化的象征,表示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作为太守的范仲淹,虽然身居官位,但内心渴望的是超脱和宁静。诗中提到的“展节事君三黜后”,反映了他对官场沉浮的无奈,但他选择了回归内心,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偶寻灵草逢芝圃”一句,用灵草与芝圃的意象,象征了长生与精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德的向往。最后几句更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对与世俗的纠缠,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追求的价值。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范仲淹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当时士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思想挣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道教理想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价值,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丹阳太守意何如”中“意”字的意思是?
A. 感情
B. 意思
C. 心情
D. 思想
茅卿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官员
B. 道士
C. 学者
D. 政客
“欲叩真关借玉书”的意思是?
A. 向人借书
B. 追求真理
C. 寻找宝物
D. 询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