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23
原文展示:
百年寄圃冶城旁,旧德犹存绿野堂。
祖父艰难留树石,弟兄奔走隔壶觞。
极知饱啄宜山泽,又恐鸣号望稻粱。
空忆故园春色返,半千阁下又青杨。
白话文翻译:
在百年的岁月中,我寄居在冶城旁边的园圃,往日的美德依然存在于绿野堂前。祖父经历艰难岁月,留下了树木和石头,而我和兄弟们却在此奔波,隔着壶觞相望。我们明白,饱食和享乐应该在山水之间,但又担心呼号声中期待着稻米和粮食。空自怀念故乡春天的景色,如今在这半千阁下又见青杨。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曾亮(1785-1864),字子昂,号白山,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故乡和家族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可能是因为身处异乡,思乡情愫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家族历史的反思。开篇“百年寄圃冶城旁”,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旧德犹存绿野堂”,不仅表明了对家族美德的追思,也让人感受到那种历久弥新的亲情。
“祖父艰难留树石”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思考推向了深处,树木与石头象征着世代相传的家族精神与物质财富,这种传承背后的艰辛令人动容。而“弟兄奔走隔壶觞”,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和生活的压力,仿佛在劝解彼此珍惜当下的团聚。
后面的“极知饱啄宜山泽”,既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也是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而“又恐鸣号望稻粱”则反映了对未来的忧虑。在空自怀念故乡的春色时,诗人用“半千阁下又青杨”描绘了故乡依旧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构造了一个充满思乡情愫和对生活美好期待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自然环境和兄弟情谊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寄居的地方是哪里?
“弟兄奔走隔壶觞”表达了什么情感?
“空忆故园春色返”中的“春色”象征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