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8:42
读东坡集有感
作者:梅曾亮 〔清代〕
七载黄州已似家,又从儋耳度年华。
东坡有地聊栽竹,南海无人且看花。
白发瞿塘悲剑器,青衫湓浦泣琵琶。
飘零词客多哀怨,学道如公信有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东坡(苏轼)生活的感慨与思考。经过七年的黄州生活,东坡已将这里视如家乡;而他又在儋耳度过了许多时光。东坡在这里种植竹子,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而南海则因无人而静谧,作者在此欣赏花景,感受宁静。
接着,诗人提到白发的瞿塘,悲伤地想起剑器,象征着对往昔辉煌的怀念;而在湓浦的青衫人则因琵琶声而感伤。最后,作者感叹漂泊的词客多是哀怨,学道如同东坡一样,信仰却是有尽头的。
作者介绍:梅曾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风格继承了传统,注重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曾亮在阅读苏轼的《东坡集》后产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东坡一生经历的思考,尤其是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坚韧。
梅曾亮的《读东坡集有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苏轼的生活和思想。诗中通过对苏轼在黄州和儋耳的生活描绘,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七载黄州,似乎已是家,表明了东坡在逆境中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归属。种竹、看花的意象,不仅反映了东坡的雅趣,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白发与青衫则引出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叹息。瞿塘的悲伤和湓浦的泣琵琶,构成了东坡人生的对比,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复杂。最后几句更是将个人的感受与学道的信仰相结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梅曾亮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苏轼的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对东坡精神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读东坡集有感》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梅曾亮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
A. 一座山
B. 苏轼
C. 一种植物
诗中“青衫湓浦泣琵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