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泊曹家沙

《泊曹家沙》

时间: 2025-05-06 19:06:51

诗句

远归谁道日辰误,小醉自觉精神豪。

已誓孤褰脱世故,南山斗底诛蓬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51

原文展示

泊曹家沙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远归谁道日辰误,小醉自觉精神豪。已誓孤褰脱世故,南山斗底诛蓬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远行归来,谁能告诉我日子过得如何?我小酌一杯,感觉精神豪爽。早已发誓要摆脱世俗的纷扰,南山之下,除去那些蓬蒿杂草。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归:远道而归,指长途旅行后回到家乡。
  • 日辰误:日辰,指日子或时辰;误,指错过。
  • 小醉:略微饮酒,表示心情愉快。
  • 孤褰:孤独地脱离世俗,褰是指衣襟,也有脱离的意思。
  • 南山斗底:南山的山脚,斗底指山的底部。
  • 蓬蒿:杂草,象征世俗的纷扰。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南山”常常象征隐逸的理想之地,古人多向往隐居于此,以逃避世俗的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在宋代,士人多有隐逸之志,而董嗣杲这首诗正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远离世俗纷扰的情感。首句“远归谁道日辰误”发出一种孤独的感叹,似乎在询问世人对时间的看法,却又同时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接下来的“小醉自觉精神豪”,则展现了酒后微醺的愉悦和精神的放松,正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已誓孤褰脱世故”,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以及追求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决心。与“南山斗底诛蓬蒿”相呼应,象征着作者希望在南山的掩映下,清除那些世俗的杂草,寻求一份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士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归谁道日辰误:在归来的路上,谁能告诉我时间的流逝是否有误?这里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2. 小醉自觉精神豪:小酌之后,感到精神饱满,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
  3. 已誓孤褰脱世故:我已经发誓要独自摆脱世俗的纷扰,显示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南山斗底诛蓬蒿:在南山的山脚下,消除杂草,象征着清理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蓬蒿”比喻世俗的纷扰。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隐逸、自然与宁静。
  • 蓬蒿: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归”指的是: A. 归家
    B. 远行
    C. 旅游

  2. “小醉自觉精神豪”中的“小醉”指的是: A. 整醉
    B. 微醉
    C. 没喝酒

  3. 该诗表现了作者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隐逸生活
    C. 豪华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董嗣杲 vs. 陶渊明: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但董的诗更具豪放之感,而陶的则更显温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集》
  • 《李白集》
  • 《古诗文阅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旦立春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与诸弟游天竺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三 九月梅花 跋周昉画锡宴图 美人曲 即席次潘茂洪韵 园中杂书四首 其三 泊吴江塔院喜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莫逆之友 专家系统 血字旁的字 五侯九伯 全仗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大地回春 战战业业 左开头的成语 留镇 王字旁的字 和蔼可亲 佛面刮金 黑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外柔内刚 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