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5:56
客来得邻人携酒共饮
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
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
客来无可款,谈空面壁坐。
雷声绕枯肠,啜茶宁忍饿。
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
醉我我客共,随觉诗胆大。
云烟灿盈幅,意远不可和。
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
邻居带着酒前来,和我一起畅饮。
我没有什么本领,只能勉强陪你喝茶。
如果是玉川子(指高人),见我这种情形会垂涎欲滴。
客人来了,我却没有什么好话可说,只能面壁而坐。
雷声在我空虚的肚子里回响,啜饮茶水更是难忍饥饿。
邻翁很有好奇心,特意带酒来给我。
我和客人都喝醉了,诗情豪放自然涌现。
烟云缭绕,意境深远,却又无法表达。
客人离去,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只有寒灯下我独自高卧。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平常的喝酒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友人陪伴下的欢愉与思索。诗中描绘了在简朴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诗人在邻居携酒前来共饮时的心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诗人用“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开篇,直接表露出自己能力的不足,显得有些自谦和无奈。接着,通过“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一语,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现出自己与高人之间的差距,饱含了对才华的向往与自嘲。
随着邻翁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关怀。“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邻居的热情给予了诗人短暂的慰藉,酒意的升腾让他在愁苦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与客人都沉醉于酒中,诗意自然流淌,体现出酒与诗的密切关联,表达了一种对自由表达的渴望。
最后两句“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则是对生活的哲思,尽管客人离去,诗人依旧在寂静的环境中反思人生。寒灯下的孤独感,与前面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态度,既有欢愉,也有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川子”指代的是?
诗人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