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42
独下闲阶信杖行,虚空万籁挟秋声。
天连淮树千章暗,月照庐峰九叠明。
旧信传讹寒雁过,短生催老晓鸡鸣。
可忧何止心头事,戌接荆流尚甲兵。
我独自一人下到空闲的台阶上,手持拐杖缓缓行走,四周静谧,只有秋风带来的声音。
天空与淮河的树木相连,千层的阴影在暗处,月光照耀着庐山的九重峰峦,格外明亮。
旧时的信件传来讹误,寒冷的雁群飞过,短暂的生命催促着晓鸡的鸣叫。
我所忧虑的事情,不仅仅是心头的烦恼,戌时过后,荆州的水流中依然有军队的存在。
董嗣杲,字景山,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思考。
《浔阳馆晚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散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深沉思考。首联“独下闲阶信杖行”开头便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手杖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年迈与孤独的哲学思考。接着“虚空万籁挟秋声”,更是将秋天的寂静与孤独感深化,仿佛在耳边回响的秋声,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后两联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忧虑。“天连淮树千章暗,月照庐峰九叠明”描绘出了一幅清晰而又深邃的画面,庐山的明亮与淮河的阴暗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而“可忧何止心头事”一句,传达了诗人心中更深层次的忧虑,表明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有国家和社会的动荡。
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内心的动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孤独与战乱的忧虑。通过秋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诗中“独下闲阶信杖行”中的“信杖”指的是什么?
A. 手杖
B. 拐杖
C. 竹杖
答案:A
诗中“戌接荆流尚甲兵”中的“戌”指的是什么时刻?
A. 晚上
B. 凌晨
C. 上午
答案:A
诗中“寒雁过”所传达的情感是?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答案:B
将董嗣杲的《浔阳馆晚步》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内心的忧虑与孤独,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