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曲(五首)

《西湖曲(五首)》

时间: 2025-05-02 12:37:13

诗句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

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13

原文展示: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白话文翻译:

青草碧绿,在沙岸边显得格外明亮,霜花红艳,在初雨中尝试着绽放。官船划动着洁白的桨,惊散了一对游鱼。

注释:

  • 草碧:青草的颜色。
  • 明沙际:在沙岸边显得格外明亮。
  • 霜红:指霜花,因其颜色红艳。
  • 试雨初:在初雨中尝试着绽放。
  • 官船:官方的船只。
  • 荡素桨:划动着洁白的桨。
  • 惊散:惊动并使...散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西湖曲(五首)》是他在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明代中期,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当时,西湖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游船时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湖边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首句“草碧明沙际”,通过“草碧”和“明沙际”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边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次句“霜红试雨初”,用“霜红”形容霜花的红艳,而“试雨初”则表达了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后两句“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则通过官船划桨的动作和惊散的鱼儿,增添了动态的美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碧明沙际:这句诗通过“草碧”和“明沙际”两个意象,描绘了西湖边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这里的“明”字,不仅形容了沙岸的明亮,也暗示了阳光的照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亮和生动。
  2. 霜红试雨初:这句诗用“霜红”形容霜花的红艳,而“试雨初”则表达了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这里的“试”字,形象地描绘了霜花在初雨中努力绽放的情景,增添了诗意。
  3. 官船荡素桨:这句诗通过“官船”和“荡素桨”两个意象,描绘了官船划桨的动作。这里的“素桨”,指的是洁白的桨,与“官船”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4. 惊散一双鱼:这句诗通过“惊散”和“一双鱼”两个意象,描绘了官船划桨时惊散的鱼儿。这里的“一双鱼”,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修辞手法:

  • 意象:诗中运用了“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等多个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生动地描绘了西湖边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
  • 拟人:诗中的“霜红试雨初”,用拟人的手法,将霜花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霜花在初雨中努力绽放的情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描绘西湖边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愉悦心情。

意象分析:

  • 草碧:青草的颜色,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明沙际:沙岸的明亮,象征着阳光的照耀和画面的明亮。
  • 霜红:霜花的红艳,象征着美丽和坚韧。
  • 试雨初: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象征着努力和希望。
  • 官船:官方的船只,象征着游船的情景和动态美。
  • 荡素桨:划动着洁白的桨,象征着画面的美感和动态美。
  • 惊散:惊动并使...散开,象征着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 一双鱼:一对游鱼,象征着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草碧明沙际”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B. 霜花的红艳和初雨的情景 C. 官船划桨的动作和惊散的鱼儿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2. 诗中的“霜红试雨初”用什么手法描绘了霜花的情景?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官船荡素桨”描绘了什么动作? A. 官船划桨的动作 B. 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 C.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4. 诗中的“惊散一双鱼”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官船划桨时惊散的鱼儿 B. 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 C.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也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李东阳的《西湖曲(五首)》有相似的主题和风格。
  • 杨万里《小池》: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小池的美景,与李东阳的诗有相似的风格。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李东阳《西湖曲(五首)》: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而李东阳的诗则更注重描绘具体的景象和情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诗作,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潜别离 塞下曲二首 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冬日天井西峰张炼师所居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送别 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杂歌谣辞。步虚词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抛漾 克字旁的字 限幅电路 花脸 包含蛮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野狐参禅 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杀一砺百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两歧麦秀 折文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卖儥 箕开头的成语 落井下石 浮翠流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