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毋中舍

《赠毋中舍》

时间: 2025-05-02 11:04:02

诗句

岭表榆关路嶮巇,颁条持节两无辞。

四方自是男儿事,万里归来圣主知。

碛雪旧行闲入梦,贪泉曾饮别留诗。

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02

原文展示:

赠毋中舍 王禹偁 〔宋代〕 岭表榆关路嶮巇,颁条持节两无辞。 四方自是男儿事,万里归来圣主知。 碛雪旧行闲入梦,贪泉曾饮别留诗。 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

白话文翻译:

穿越岭南的榆关路途险峻,颁布法令和持节出使都毫不推辞。 四方的责任自然是男儿的事,远行归来圣明的君主会知晓。 沙漠中的雪曾经行走,闲暇时进入梦境,贪泉的水曾饮过,留下了别样的诗篇。 如今已经看到功名建立,不要再回忆当年的一次桂枝之梦。

注释:

  • 岭表: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榆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 嶮巇:形容山路险峻。
  • 颁条持节:指颁布法令和持节出使。
  • 四方自是男儿事:指四方的责任和使命是男儿的职责。
  • 碛雪:沙漠中的雪。
  • 贪泉:传说中的泉水,饮之使人贪得无厌。
  • 一桂枝:比喻一次功名或荣誉。

诗词背景: 王禹偁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赠给毋中舍的,毋中舍可能是王禹偁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毋中舍的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功名的看法和对过去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毋中舍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诗中“岭表榆关路嶮巇”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而“颁条持节两无辞”则体现了毋中舍的责任感和勇气。后两句“四方自是男儿事,万里归来圣主知”进一步强调了毋中舍的使命感和对君主的忠诚。最后两句“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然和对过去的释怀,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描绘岭南的险峻路途和颁布法令的场景,展现了毋中舍的勇敢和责任感。
  • 颔联:强调了毋中舍的使命感和对君主的忠诚。
  • 颈联:通过回忆沙漠中的雪和贪泉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 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然和对过去的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桂枝”比喻一次功名或荣誉。
  • 对仗:如“岭表榆关路嶮巇,颁条持节两无辞”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毋中舍的勇敢和责任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过去的释怀。

意象分析:

  • 岭表榆关: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颁条持节:象征着责任和使命。
  • 碛雪旧行: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 贪泉曾饮:象征着过去的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岭表榆关路嶮巇”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美丽 C. 旅途的平静 答案:A

  2. 诗中“颁条持节两无辞”体现了毋中舍的什么品质? A. 勇敢 B. 智慧 C. 谦虚 答案:A

  3. 诗中“如今已见功名立,休忆当年一桂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什么态度? A. 渴望 B. 淡泊 C. 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作品,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

诗词对比:

  • 与王禹偁的其他赠别诗进行对比,如《赠别》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禹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赵侯之任 得华甥书 茅屋 同曹秋岳先生游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 焦山 登上天竺阁 登天湖山 客归 由文德关过相见坡至华岩洞小憩 辰阳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怒鬼怨 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拨乱济时 鸾回凤翥 鬲字旁的字 五尺之童 兀兀穷年 望乡 斤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包含像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闲言长语 伛宇 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袂 珊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