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行

《山行》

时间: 2025-04-27 14:44:20

诗句

人情何翅抵黄间,鴥彼鸿冥杳莫攀。

宠辱可惊浮世事,是非不到好溪山。

怒鹏已较三千里,老马宁思十二閒。

丘壑傥容诗入社,肯将宗派继还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0

原文展示:

方岳的《山行》

人情何翅抵黄间,
鴥彼鸿冥杳莫攀。
宠辱可惊浮世事,
是非不到好溪山。
怒鹏已较三千里,
老马宁思十二閒。
丘壑傥容诗入社,
肯将宗派继还还。

白话文翻译:

人情世故何以能抵挡黄昏的来临呢?
飞鸟在高空中遨游,难以触及那遥远的鸿雁。
荣宠与耻辱可以令浮世的事物感到惊恐,
是非对错却无法到达这美好的溪山。
怒鹏已飞翔了三千里,
老马又何必思考那十二个悠闲的日子?
如果山丘和沟壑能够容纳诗歌入社,
那么还愿意将宗派的事物继续传承下去吗?

注释:

  • 黄间:指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指一种鸟,通常用来比喻高飞的理想。
  • 浮世:喻指世俗的纷扰和浮躁。
  • 怒鹏:指大鹏鸟,象征志向高远。
  • 丘壑:指山丘和沟壑,象征自然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为题材。他的作品展示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行》是一首融合了哲理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开篇通过对比“人情”和“黄间”,引发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思考。诗人用“鴥彼鸿冥杳莫攀”表现出对理想的追寻却又无法触及的无奈,反映出现实的局限。

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宠辱可惊浮世事”强调了世俗荣辱的变幻无常,而“是非不到好溪山”则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及其超脱于世俗纷扰的特质。最后几句通过“怒鹏”和“老马”的对比,展现了年轻与年长之间的思考与选择,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传达了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淡然态度,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情何翅抵黄间:人情世故如同翅膀,怎能抵挡时间的流逝?
  2. 鴥彼鸿冥杳莫攀:理想的追求如同鸿雁般遥不可及。
  3. 宠辱可惊浮世事:世俗的荣辱能让人感到惊恐。
  4. 是非不到好溪山:对错之事无法影响这美丽的山水。
  5. 怒鹏已较三千里:志向如大鹏,已飞越千里。
  6. 老马宁思十二閒:老马不必再思量那悠闲的日子。
  7. 丘壑傥容诗入社:若山丘能够容纳诗歌入社。
  8. 肯将宗派继还还:是否愿意继续传承宗派的思想和文化?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怒鹏”与“老马”比喻志向与思考的不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宠辱”和“是非”,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赞美自然的宁静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黄间: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鴥与鸿:飞鸟象征理想与追求,表达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 溪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间”指的是什么?

    • A. 晨曦
    • B. 黄昏
    • C. 正午
    • D. 夜晚
  2. “怒鹏”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安逸
    • B. 志向高远
    • C. 亲情友情
    • D. 财富与地位
  3. 诗中提到的“老马”是否思考悠闲的日子?

    • A. 是
    • B. 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传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也展现了人生哲理及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方岳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三台言志 正日临朝 赋得浮桥 赋得李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饯中书侍郎来济 宴中山 赋帘 三层阁上置音声 冬日临昆明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凉菜 手眼通天 计不旋踵 朱帘 金母木公 豆字旁的字 妄开头的成语 包含座的成语 恍然若失 人字头的字 皱巴巴 单耳刀的字 以直抱怨 望开头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亩道 取酬 俭开头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