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44
《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
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
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
僧寮暂此参禅。遥望处湖山可怜。
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
在雨后的天空里,正值清明时节,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短暂的逗留中,寒风刺骨,身体也有些不适。暂时在僧舍中参禅,远望湖山,令人怜惜。只有用酒来浇愁,用花来献给发际,尽情地追寻梦中的仙境。
高燮,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柳梢青 寒食日报本塔寺晚眺》写于清明前后,正值寒食节,诗人借助这一节日的沉重氛围,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以“是雨余天,是消魂节,是夕阳天”引入,形成一种愁苦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沉重。接着,“小住匆匆,尖寒恻恻,薄病恹恹”将诗人的身体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感受。
“僧寮暂此参禅”一语,暗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然而“遥望处湖山可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无法逃离内心的愁苦。最后的“将酒浇愁,将花献发,将梦游仙”则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尽管现实残酷,诗人仍希望通过酒花寄托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尽管现实充满了不如意,但依然不放弃内心深处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消魂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将酒浇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提到的“尖寒恻恻”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可以将高燮的《柳梢青》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忧伤与理想的追求,而后者则是在国家动荡中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