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12
《湘春夜月》
伫楸阴,暮寒庭院愔愔。几日独对西窗,扶醉裹头吟。欲赋蕊宫仙梦,恨紫云消息,客里浮沉。记小楼引酌,晴帘索句,多少温寻。朱门翠陌,黄鹂碧草,愁说登临。破笛回风,摧动了一天砧杵,敲碎秋心。银河浪起,问泪波流怨谁深。更自笑,甚庭花玉树,留莺绾燕,痴到如今。
在寒冷的庭院中,我静静地伫立在梧桐树下。几天来,我独自对着西窗,微醉着低吟。想要写下仙梦的诗句,却恨不得紫云的消息,只能在客中漂泊沉浮。记得在小楼中对酌,晴朗的帘子下,索求诗句,多少温馨的回忆。朱门翠陌间,黄鹂在碧草上鸣叫,愁苦着登高望远的心情。破笛的余音在风中回荡,让我想起了一整天的劳作,敲碎了我的秋心。银河的浪潮起伏,问这泪水流淌,怨谁更深。更让我自嘲,庭花和玉树,留住了莺鸟和燕子,痴心到如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梅(1870—1940),字俊卿,号梅溪,近代著名女诗人、词人。她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湘春夜月》写作于吴梅的个人生活经历中,反映了她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寓意深刻,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湘春夜月》是一首典雅而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独处时的孤独与思索。开篇的“伫楸阴,暮寒庭院愔愔”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环境,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伴随着庭院的寒冷,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温馨时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欲赋蕊宫仙梦,恨紫云消息,客里浮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她在小楼中对酌的情景,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忧伤的画面,仿佛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此处的“朱门翠陌,黄鹂碧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富贵与繁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愁苦。
接下来的“破笛回风,摧动了一天砧杵,敲碎秋心”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撕裂了她内心的宁静,表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最后的“更自笑,甚庭花玉树,留莺绾燕,痴到如今”则是对过往的自嘲和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不屈的情感。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思索,体现了吴梅细腻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意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伫楸阴”中的“楸”指的是:
A. 一种树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D. 一种石头
“破笛回风,摧动了一天砧杵”中“砧杵”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磨制粮食的工具
C. 一种建筑
D. 一种植物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中独自吟咏的?
A. 春天的花园
B. 寒冷的庭院
C. 繁华的街道
D. 温暖的室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分析和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湘春夜月》的艺术魅力和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