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5:52
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
作者:周岸登 〔清代〕
暗销魂。半窗蕉雨黄昏。
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
欲向桂丛轻诉,怕桂花馨薄,
不解留人。更素娥暝泣,
鲛丝玉箸,难剪愁根。
檐花滴碎,离情似梦,
捣梦如尘。小阁笼寒,
空伫想夕篝熏罢,
香篆秋痕。琼箫恨远,
问甚时重见真真。
待后夜,定怀中掌上盈盈,
唤起同款芳尊。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一个阴雨黄昏时分的忧伤情感。窗外蕉叶在雨中轻轻摇曳,作者心中感到一阵萧索。早已响起的号角声渐渐消散,悠扬的音调在落叶的门前回荡。想要对着桂花丛轻声诉说自己的心事,却因桂花的香气太淡而不敢。更有那明月下的嫦娥轻声泪泣,仿佛是用鲛丝制成的玉箸,难以剪断这愁苦的根源。檐下的花瓣轻轻滴落,离愁似梦般虚幻,捣碎了梦境如同捣碎尘埃。小阁里寒气袭人,空中仰望着晚上的篝火已熄,香火的痕迹在秋夜中散去。琼箫的声音远去,让我不禁问何时能够再次见到那真实的情感。待到后夜,心中那盈盈的温存将会唤起同样的芳香与美好。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活于清朝中期。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写作情感细腻,常常融合音乐元素,使诗篇更具韵律感。
《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创作于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作者因情感上的烦闷而作此诗,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清代的社会环境使得诗人多有感慨,常借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的关系。
《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忧伤的夜晚。诗中通过蕉雨、桂丛、素娥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挣扎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诗的开头“暗销魂”便直接点明了情感的主题,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的思绪从窗外的景象转向内心的煎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描绘的音响效果,如“画角吹残”,与后面的“琼箫恨远”相呼应,形成了一种音乐性,这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也让情感流动更加自然。借助夜色与雨声,作者的愁苦似乎在空间中弥漫,令人产生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层次分明,读来令人沉醉而深思。诗尾“唤起同款芳尊”更是将情感的渴望一语道破,渴望重温那份亲密与温暖。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情感的怀念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孤独的无奈与哀伤。情感的细腻与景物的描绘结合,形成了诗歌特有的意境。
诗中“暗销魂”是什么意思?
A. 愉悦的心情
B. 深深的忧伤与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满足
“桂花馨薄”中的“馨薄”指什么?
A. 香气浓烈
B. 香气淡薄
C. 花瓣凋零
D. 树木苍翠
诗中提到的“琼箫”象征了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对远方的思念
C. 现实的沉重
D. 友情的温暖
《月夜忆舍弟》
与周岸登的诗在情感表达上相似,都是对乡愁与亲情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为直接且情感深沉。
《静夜思》
李白的作品则简洁明了,直抒胸臆,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虽情感相似,但形式与气韵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