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31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趁朝参多失晓,不堪舞蹈始休官。
临危昔以头全,懲忿今无发指冠。
醉语唐嗔狂李白,病忘汉免老师丹。
暮年感泣龙销扇,直到来生泪未乾。
在清晨的宴会上,已经多次错过了黎明,不能忍受舞蹈而开始辞官。
曾经在危难时刻保持头颅保全,如今忍耐愤怒已不再发怒。
喝醉时说唐代的李白是个狂人,病中忘记了汉代的老师丹青。
暮年感叹,泪水流淌如龙卷扇,直到来生泪水依旧未干。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夷,号石庵,宋代诗人,以豪放和清新著称,尤其擅长词作和诗歌。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同时感慨岁月流逝与人生无常。
《感遇二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变迁的敏感。诗中提到的“趁朝参多”和“舞蹈始休官”,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倦与无奈,辞官的选择体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接着,诗人通过“醉语唐嗔”引入对李白的狂放个性的讽刺,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在醉酒时的放纵与失落。最后以“暮年感泣”结束,表达了对人生最后阶段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悲情。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复杂的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刘克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批判,最终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李白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崇拜
B. 讽刺
C. 无所谓
“暮年感泣龙销扇”中“龙销扇”象征什么?
A. 快乐
B. 伤心
C. 忘却
诗中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疲倦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