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时间: 2025-05-02 05:56:54

诗句

莫放双眉皱,休嗟两鬓蓬。

耆英图里看,若个弟兄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54

原文展示:

莫放双眉皱,休嗟两鬓蓬。
耆英图里看,若个弟兄同。

白话文翻译:

不要让眉头紧皱,也不要为白发而忧愁。
在这幅画中,宁静地看,哪位兄弟与我同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要。
  • :皱眉,表示忧虑或烦恼。
  • :停止,别。
  • :叹息,表示忧愁。
  • :鬓发,指两侧的头发。
  • :蓬乱,形容头发不整齐。
  • 耆英:耆,年老;英,英俊,通常指年长的有才华之人。
  • 图里:画中,指画的内容。
  • 若个:哪个,指代不明确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耆英”常用来形容年长且有才华的人,反映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诗人。其诗才出众,尤以婉约派和豪放派兼具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和感悟,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面临人生的老去与世事的变迁,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渴望与友人共享宁静的时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头的“莫放双眉皱,休嗟两鬓蓬”,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生活困扰的态度,强调不应因岁月流逝而感到忧愁。这里,诗人用“眉皱”和“鬓蓬”两种意象表现出内心的烦恼与无奈。接下来的“耆英图里看”,则通过观察画中的景象,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慰。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表现出对自身老去的感慨,更通过“若个弟兄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在这幅画的宁静中,诗人希望找到与知己相处的乐趣,这种情感让人感到温暖和慰藉。诗的最后一句似乎暗示着,尽管生活中有种种烦恼,但在朋友的陪伴下,所有的忧伤都可以化为云烟。这种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珍惜,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放双眉皱: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烦恼而皱眉。
  2. 休嗟两鬓蓬:不要因岁月流逝而忧愁白发的蓬乱。
  3. 耆英图里看:在画中观察年长有才之人。
  4. 若个弟兄同: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宁静的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眉皱”和“鬓蓬”隐喻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 象征:画中人象征着理想的友谊与生活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与友谊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岁月无情,但在友情的陪伴下,生活仍然可以找到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眉:象征内心的忧愁与烦恼。
  • 两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耆英:象征智慧与友谊的珍贵。
  • 弟兄:象征深厚的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放双眉皱”意为: A. 不要皱眉
    B. 要常常皱眉
    C. 不在意眉头

  2. “耆英”指的是: A. 年长有才之人
    B. 年轻人
    C. 普通百姓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友情的珍视,而陆游则更多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寄殷尧藩 和宾客相国咏雪 早秋三首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酬对雪见寄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登尉佗楼 孤雁 览故人题僧院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宁死不屈 子字旁的字 兴事动众 昌明童子 鳥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凌杂米盐 陀罗 丽舞 艺高胆壮 守缺抱残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郦寄卖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