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24
临江仙 秋宵不寐忆文儿
心似三秋衰柳,情同五夜惊乌。
柔肠已断泪难枯。愿教愁岁月,换取病工夫。
祗道相寻有梦,那堪梦也生疏。
西风凉沁一灯孤。魂牵还自解,分薄不如无。
我的心就像三秋的衰柳,情感如同五夜的惊乌。
柔肠已断,泪水难以枯竭。希望能用愁苦的岁月,换取病态的思念。
只是在梦中相寻,怎奈梦中却显得生疏。
西风凉意沁透,孤灯相伴。我魂牵梦绕,却发现分离的滋味不如无牵挂。
作者介绍:丁宁,近现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以婉约、细腻见长,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宵,诗人因思念故人而无法入眠,反映了他对离别和愁苦的深切感受。
这首《临江仙 秋宵不寐忆文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开头的“心似三秋衰柳”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接着“情同五夜惊乌”则揭示了夜晚的恐惧和不安,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度。
“柔肠已断泪难枯”一句,直白地道出了思念的痛苦,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愁苦岁月的无奈,希望用这些痛苦的经历去换取一份情感的回忆,但又意识到这几乎是徒劳的。
“祗道相寻有梦,那堪梦也生疏”体现了梦中相聚的无奈与现实的隔阂,梦境的生疏感让人倍感失落。最后几句“西风凉沁一灯孤”将孤独的意境推向极致,魂牵梦绕的情感与孤灯相伴,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季节和夜晚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切的思念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的深度与对比的强烈,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感染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提到的“衰柳”象征什么情感?
A. 欢愉 B. 失落 C. 希望 D. 兴奋
答案:B
诗人希望用愁苦的岁月去换取什么?
A. 财富 B. 健康 C. 思念 D. 友谊
答案:C
“西风凉沁一灯孤”中,“孤”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满足 D. 平静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内容涵盖了从原文展示到背景分析、诗歌鉴赏、意象分析、互动学习等多个方面,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