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0:10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倦客。异邑。临旷野,立斜阳。
严冬景物凄凉。过断坟翁仲,下荒垄牛羊。
支筇眺远,渐晚起寻,归路入苍茫。
因想征人何处宿,空抛绣户兰房。
对故山云暗,念辽海波长。
睽离已向岁尽,更堪此际情伤。
疲惫的旅人,身在异乡,站在开阔的野外,斜阳映照。
寒冬的景象显得凄凉,走过断裂的坟墓和古老的翁仲,路边的荒垄上有牛羊。
拄着拐杖远眺,渐渐到了黄昏,归途似乎融入了苍茫之中。
不禁思念征途上的他,想知道他何处安宿,心中空自感叹,绣户兰房无人问津。
望着故乡的山,云层愈显黯淡,思念辽阔的海波,心中愁绪更深。
分别已至岁末,更加令人心伤。
作者介绍: 汪东,字子昂,号山石,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身在异地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背景或许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有关。
《临江仙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倦客”即点明了诗人疲惫的心境,接着通过“临旷野,立斜阳”描绘出一种孤寂的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极具画面感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寒风萧瑟和夕阳下的漫漫长路。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过断坟翁仲,下荒垄牛羊”将视线拉回现实,显现出荒凉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此时,诗人不仅在观察周围的景物,更在思索自己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征途上人的思念。最终,诗人以“对故山云暗,念辽海波长”来总结思乡的情感,愈加显出对故乡的向往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反映了清代诗人对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孤独、思乡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离别的伤感。
诗词测试:
“倦客”指的是:
A. 旅行者
B. 疲惫的旅人
C. 年轻人
诗中提到的“绣户兰房”象征:
A. 繁华
B. 温暖的家
C. 远方的旅程
"对故山云暗"中“云暗”的意思是:
A. 天气不好
B. 乡愁重重
C. 山景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