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6:12
鹧鸪天
相府潭潭数十重。
入门马上气如虹。
俨然端坐黄堂上,
忧国忧民俯仰中。
蒙下顾,谢姑容。
仙禽从此脱樊笼。
当初只说常清净,
羞对先生满面红。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相府的景象,潭水重重叠叠,进入门时,骑马的气势如虹。诗人仿佛端坐在黄堂上,忧虑着国家和百姓的安危,目光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在蒙着面纱的目光下,谢姑的容颜如花。自此,仙鸟也终于能够摆脱牢笼。起初只说要常常保持内心的宁静,现在面对老师,却不禁感到面红耳赤。
作者介绍:陈妙常,宋代女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其词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她的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女性的独立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百姓苦难之时。诗人作为女性,虽身处权贵之家,却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开篇以“相府潭潭数十重”描绘相府的深邃与复杂,暗示权力的深不可测。进入相府,气势如虹,表现出一种昂扬的斗志与对未来的期盼。
接下来,诗人“俨然端坐黄堂上”,将自己置于权力的中心,表达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她的忧国忧民之情,透过“俯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作者不仅是一位词人,更是一位关心社会的公民。
诗中提到的“仙禽从此脱樊笼”,象征着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期盼。结尾处的反思“当初只说常清净,羞对先生满面红”,则展现了她对自身处境的羞愧与反思,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整首词在意境与情感上都很深刻,体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社会责任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诗人虽身处权贵之家,但内心始终保持着对社会责任的清醒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相府潭潭”的“潭”意指什么?
A. 水池
B. 深邃
C. 复杂
“气如虹”表明了什么样的情绪?
A. 沮丧
B. 高昂
C. 平静
“仙禽从此脱樊笼”象征着什么?
A. 追求自由
B. 对权力的渴求
C. 忧国忧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