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夜宿玄墓山圣恩寺

《鹧鸪天 夜宿玄墓山圣恩寺》

时间: 2025-04-27 11:50:39

诗句

铿杖花中暂一停。

向无生处寄劳生。

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

鱼呗寂,凤团清。

山楼一榻面湖横。

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39

原文展示

铿杖花中暂一停。向无生处寄劳生。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鱼呗寂,凤团清。山楼一榻面湖横。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

白话文翻译

我在花丛中暂时停留,想把自己的劳累寄托到无生的境地。云彩随着旅客的道路,而我的衣裳仍然湿润;月光照入僧人的寮房,门却没有锁上。鱼儿在水中静静地游动,凤凰的团影也是如此清晰。山楼上仅有一榻,面朝湖水横卧。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劫难,现在又是何世,只能躺着听松涛如雨声般的回响。

注释

  • 铿杖:指用来行走的拐杖,形容声音清脆。
  • 无生处:指一种超脱的境界,没有生死之苦。
  • :指鱼儿的叫声。
  • 凤团:寓意高贵,指凤凰的影子。
  • :指劫难、世间的变迁。
  • 松涛:松树的声音,形容松风吹动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仲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世事的超然物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宿玄墓山圣恩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及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沉醉。诗中融合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夜宿玄墓山圣恩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歌。全诗以夜宿寺庙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开头的“铿杖花中暂一停”显示出诗人的旅途疲惫,借助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向无生处寄劳生”则直接表达了对世俗劳累的厌倦与对无生状态的向往,表明诗人渴望摆脱生死的束缚,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在描写景色时,诗人用“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将自然与人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云彩与月光在夜晚的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鱼呗寂,凤团清”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宁静的湖面,鱼儿在水中游动,凤凰的影子轻柔而清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对世事的变迁感到迷茫,只能在松涛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结合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铿杖花中暂一停:诗人使用拐杖在花中暂时停留,暗示旅途的疲惫。
  2. 向无生处寄劳生:表达对无生境界的向往,希望超越世俗的劳累。
  3. 云随客路衣犹润:云彩跟随旅客的行踪,而诗人的衣服依旧湿润,体现了旅途的艰辛。
  4. 月入僧寮户不扃:月光照入僧人的房间,门没有锁,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5. 鱼呗寂,凤团清:描绘宁静的湖面,鱼儿的水声和清晰的凤凰影子,暗示美好与安详。
  6. 山楼一榻面湖横:山楼上只有一榻,面朝湖水,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7. 不知换劫今何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诗人的迷茫。
  8. 卧听松涛作雨声:躺着听松树的声音如同雨声,体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涛作雨声”,将松树的声音比作雨声,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鱼呗寂,凤团清”,两者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特性,例如“月入僧寮户不扃”,增添了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无生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淡泊,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铿杖:象征旅途的孤独与疲惫。
  • :象征无常与变化。
  • :象征宁静与孤独。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安静。
  • 松涛: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铿杖”指的是什么?

    • A. 花
    • B. 拐杖
    • C. 鸟
    • D. 雨
  2. “月入僧寮户不扃”中的“扃”是什么意思?

    • A. 锁
    • B. 开
    • C. 关
    • D. 壁
  3.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

    • A. 渴望权力
    • B. 超然物外
    • C. 追求名利
    • D. 忧愁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秋天的景色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风格与张仲炘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李商叟秀才还临川 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发宜兴 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岳麓寺 寄浙东参议郑禹功 处守谢景思寄劝农诗次其韵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岩桂二首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抽刀断丝 兀字旁的字 邀取 紫泉 罢教 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 瓦字旁的字 硕果仅存 而字旁的字 不如意事常八九 极众 魚字旁的字 五更三点 黄字旁的字 封刀挂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