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

《九日》

时间: 2025-04-26 22:28:54

诗句

一见黄花只自羞,萧然短发不禁秋。

谁人为整乌纱帽,独倚西风满眼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8:54

原文展示:

一见黄花只自羞,
萧然短发不禁秋。
谁人为整乌纱帽,
独倚西风满眼愁。

白话文翻译:

第一次看到菊花时,只感到惭愧不已,
秋天来临时,短发显得更加萧条。
是谁在为我整理那顶乌纱帽,
我独自倚靠在西风中,满眼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花:指菊花,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
  • 自羞:自感羞愧。
  • 萧然:形容冷清、凋零的样子。
  • 乌纱帽: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象征官职。
  • 西风:秋风,常用来表现萧索的气氛。
  • 满眼愁:眼中满是愁苦。

典故解析: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长寿。
  • 乌纱帽:古代官员的标志,象征着地位与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借菊花发愁,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官职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通过“黄花”与“乌纱帽”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菊花在重阳节盛开,象征长寿与吉祥,但诗人看到它却感到羞愧,似乎是自责于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短发的描写则暗示了诗人在岁月变迁中感到的无奈,头发的萧条与秋天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最后一句“独倚西风满眼愁”更是点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西风代表着秋天的来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忧伤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见黄花只自羞:诗人第一次看到菊花,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自觉未能充分珍惜生命。
  • 萧然短发不禁秋:短发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凄凉,暗示时光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谁人为整乌纱帽:诗人在思考是谁在为自己整理官职的装束,反映出对责任感的困惑。
  • 独倚西风满眼愁:在西风中倚靠着,诗人内心充满了愁苦,表现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菊花象征长寿与节日,而乌纱帽则象征权利与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个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的愁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长寿与生命的延续,代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 萧然:传达出秋天的冷清与萧条,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 乌纱帽:象征地位、责任与社会角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是在哪个节日写的?

    • A. 春节
    • B. 清明节
    • C. 重阳节
    • D. 中秋节
  2. 诗中提到的“乌纱帽”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官职
    • C. 自由
    • D. 学问
  3. “自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 A. 自豪
    • B. 羞愧
    • C. 自信
    • D. 喜悦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登高壮观》

诗词对比: 张舜民的《九日》与李白的《登高》都是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但李白更注重壮观的景色,而张舜民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流露,反映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祥云笼昼 水龙吟 春晚 云溪叔父赐饮大梅花下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分韵得动字 绝句二首 其一 即事 其二 即事 其一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 钟山路间 醉乡 自维扬辞亲暂归里中登楼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沉疴难起 析圭分组 棋友 韭字旁的字 鹊巢鸠主 龝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娼门 辣菜根子 十字旁的字 叶结尾的成语 关张 泼醅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宵达旦 腥闻在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