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8:54
一见黄花只自羞,
萧然短发不禁秋。
谁人为整乌纱帽,
独倚西风满眼愁。
第一次看到菊花时,只感到惭愧不已,
秋天来临时,短发显得更加萧条。
是谁在为我整理那顶乌纱帽,
我独自倚靠在西风中,满眼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借菊花发愁,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官职责任的思考。
这首《九日》通过“黄花”与“乌纱帽”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菊花在重阳节盛开,象征长寿与吉祥,但诗人看到它却感到羞愧,似乎是自责于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短发的描写则暗示了诗人在岁月变迁中感到的无奈,头发的萧条与秋天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最后一句“独倚西风满眼愁”更是点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西风代表着秋天的来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忧伤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个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的愁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日》是在哪个节日写的?
诗中提到的“乌纱帽”象征什么?
“自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舜民的《九日》与李白的《登高》都是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但李白更注重壮观的景色,而张舜民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流露,反映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