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3:39:29

诗句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

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9:29

原文展示: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
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白话文翻译:

每到秋天,我常常为身为漂泊之客而感到苦恼,心中羡慕那些归来的大雁能够飞向东边的故乡。想问江南究竟在哪里,却发现那重重山峦迷离不清,无尽无穷。

注释:

字词注释:

  • :痛苦、烦恼。
  • 飘蓬:形容漂泊不定的人,像飘荡的蓬草。
  • :羡慕。
  • 归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回归故乡的愿望。
  • 欲问:想要询问。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古代称为文化富饶的地方。
  • 扰扰:形容山势错综复杂,难以分辨。
  • 无穷:没有尽头,形容景象广阔。

典故解析:

  • 归鸿: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归乡的愿望,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
  • 江南:象征着温暖和富饶,历来为文人所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汝砺,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天,正值作者身处异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身世漂泊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日情景与个人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秋天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以“秋来常苦客飘蓬”切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展现出在秋季这一特定时间段,身为旅客的苦楚和无助。接着,诗人羡慕归鸿,借用飞翔的大雁,表现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最后一句“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困惑与思索,尽管心中有问,却因复杂的山势而无从寻觅。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怀,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来常苦客飘蓬:秋天的到来使我这个漂泊者常常感到苦恼,喻示着孤独和不安的情绪。
  2. 身羡归鸿飞复东:我内心羡慕归来的大雁,能够自由飞翔,返回故乡,反映了对归属的渴望。
  3. 欲问江南是何处:我想要询问江南的确切位置,体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4. 乱山扰扰自无穷:面对重重山峦,恍如迷雾般难以分辨,暗示了人生的困惑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飘蓬”比喻漂泊的生活,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苦恼,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归属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游子心中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与离别,带来孤独的情感。
  • 归鸿:象征归乡的愿望,代表着对故土的眷恋。
  • 乱山: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复杂,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和无助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鸿”象征着什么?
    a) 旅行者
    b) 归乡的愿望
    c) 孤独的心情

  2. 诗人通过“乱山扰扰”想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怀念
    c) 人生的迷惘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愉悦
    b) 悲伤
    c) 平静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彭汝砺的这首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彭汝砺更侧重于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亲情的连结。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灵严岚翠 菩萨蛮 寄怀撷芬二妹即和原韵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簪茉莉美人 菩萨蛮二首 其一 菩萨蛮 盆梅 菩萨蛮 其八 秘戏 菩萨蛮(过吴江)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鸟注 秋晏 明道指钗 斤字旁的字 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望文生训 刀字旁的字 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慎的成语 解酩 实症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二字旁的字 繁称博引 堂食 过化存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