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2:49
念奴娇 焦山次张寰,用坡韵
作者:邹祗谟〔清代〕
孝然祠畔,看功名却是,眼前何物。
两桨东西浮玉峙,撑得东南半壁。
健鹘凌风,神鼍吼雨,浪捲江豚雪。
空山屈指,由来处士人杰。
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势涌春潮发。
无数龙蛇留石上,都与苍苔磨灭。
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海门如发。
松阴萝叶,举头又见新月。
在孝然祠旁边,回头看看功名究竟是什么,眼前又是什么景象。
两只桨在东西之间荡漾,撑起东南一片山水。
雄鹰在风中翱翔,神秘的蛙在雨中呱叫,波浪卷起江里的雪白江豚。
空山之中数指,早已知晓那些隐士的杰出。
待看那埋鹤的残碑,纵横的断碑,春潮涌动的气势。
无数的龙蛇留在石上,都被苍苔侵蚀磨灭。
在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向海门如同头发。
在松阴和藤叶下,再次抬头见到新月。
邹祗谟,清代诗人,以其才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本诗作于清代,是诗人对焦山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沉思。焦山是著名的名胜,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沧桑,触发了他对功名的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孝然祠畔”引入,开篇即将功名与自然景致结合,传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景象生动而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焦山的热爱。
“健鹘凌风,神鼍吼雨”二句,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的力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后,诗人转向历史的回顾,“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象,青玉坞、碧桃湾、松阴新月,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功名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美学价值。
整首诗围绕功名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然,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代表了士人对于大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人写《念奴娇》的主要目的是?
A) 描绘自然
B) 反思功名
C) 纪念历史
D) 表达情感
诗中提到的“健鹘”指的是什么?
A) 雄鹰
B) 神秘的蛙
C) 江豚
D) 传统文化
诗的意象“青玉坞”象征着什么?
A) 生命力
B) 理想生活
C) 历史的沧桑
D) 自然的力量
对比《念奴娇》和苏轼的《江城子》,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念奴娇》更强调历史的沧桑与隐士的哲学,而《江城子》则多了几分豪情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