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留题僧假山

《次韵留题僧假山》

时间: 2025-04-28 03:17:43

诗句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7:43

原文展示: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奇特景观与心境的平和,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淡泊。诗人用“态足万峰奇”来形容山的姿态千姿百态,而“功才一篑微”则暗示自己所做的努力微不足道。接着提到“愚公”与“灵鹫”,分别代表着执着与自由的对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诗人强调真伪之辨与名利的虚假,不必追逐世俗的山水。

注释:

  • 态足:指姿态、形态,形容山的奇特。
  • 万峰奇:形容山峰的奇特与众多。
  • 功才一篑微:比喻自己的努力微不足道,借用“愚公移山”的典故。
  • 灵鹫:原指一种鸟,诗中用来象征自由与灵动。
  • 窦雪:指窗户上积雪的样子,寓意静谧。
  • 颓蚁壤:比喻堕落的状态,蚁壤指的是微小的土壤,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镇禅扉:安静的禅宗之门,表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以图治国。其诗风格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晚年时写作,处于其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名利与内心宁静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态足万峰奇”描绘了假山的奇特形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接着“功才一篑微”,则自谦自己的贡献微薄,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成就的谦逊态度。诗中提到的“愚公”与“灵鹫”相互对立,前者象征着执着与坚持,后者则代表着向往自由的心灵,二者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未应颓蚁壤”一句中,王安石用“蚁壤”形容微小的土壤,传达出对人生渺小与短暂的感慨。而最后两句则强调了物质世界的虚假与名利的无意义,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引入哲理思考,最终归结于对真理的追求与名利的超脱,反映了王安石心中那份超然与淡泊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态足万峰奇:山的姿态千变万化,很奇特。
  • 功才一篑微:即使自己做了些努力,但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 愚公谁助徙:愚公移山的故事,问谁来帮助他?
  • 灵鹫却愁飞:灵鹫虽能飞,但也有忧虑,暗示自由并不完全。
  • 窦雪藏银镒:窗户上的雪像银子一样,形容环境的静谧。
  • 檐曦散玉辉:屋檐上的晨光如同玉石般辉煌,描绘美好的早晨。
  • 未应颓蚁壤:不必过于堕落,生活的微小与重要性。
  • 方此镇禅扉:在这里安静地守护内心的宁静。
  • 物理有真伪:自然界有真有假。
  • 僧言无是非:和尚的言语不分对错,强调心态的超然。
  •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了解名声都是虚假的,不必再回到过去的繁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喻成千奇百怪的状态,生动形象。
  • 对仗:如“灵鹫却愁飞”与“愚公谁助徙”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愚公象征坚持,灵鹫象征自由,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与世俗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带有哲学思考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峰:象征自然的奇特与壮丽。
  • 愚公:象征坚持与奋斗。
  • 灵鹫:象征自由与追求。
  • :象征纯洁与静谧。
  • 晨曦: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景观的美丽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2. 诗中“愚公”代表了什么? a) 自由
    b) 坚持与奋斗
    c) 退缩

  3. “态足万峰奇”的意思是什么? a) 山的姿态非常奇特
    b) 山很普通
    c) 山很高

答案:

  1. c)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2. b) 坚持与奋斗
  3. a) 山的姿态非常奇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与理想。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观揭示人生哲学,但王安石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情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云间月 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吊李膺辞 田家四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饱经风霜 包含姨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迅的词语有哪些 重义轻生 髍骑 包字头的字 允直 承总 面有菜色 儿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彼竭我盈 鸳绮 河决鱼烂 吃答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