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7:43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奇特景观与心境的平和,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淡泊。诗人用“态足万峰奇”来形容山的姿态千姿百态,而“功才一篑微”则暗示自己所做的努力微不足道。接着提到“愚公”与“灵鹫”,分别代表着执着与自由的对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诗人强调真伪之辨与名利的虚假,不必追逐世俗的山水。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以图治国。其诗风格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晚年时写作,处于其政治生涯的低谷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名利与内心宁静的思考。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态足万峰奇”描绘了假山的奇特形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接着“功才一篑微”,则自谦自己的贡献微薄,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成就的谦逊态度。诗中提到的“愚公”与“灵鹫”相互对立,前者象征着执着与坚持,后者则代表着向往自由的心灵,二者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未应颓蚁壤”一句中,王安石用“蚁壤”形容微小的土壤,传达出对人生渺小与短暂的感慨。而最后两句则强调了物质世界的虚假与名利的无意义,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引入哲理思考,最终归结于对真理的追求与名利的超脱,反映了王安石心中那份超然与淡泊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与世俗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带有哲学思考的深度。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景观的美丽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愚公”代表了什么?
a) 自由
b) 坚持与奋斗
c) 退缩
“态足万峰奇”的意思是什么?
a) 山的姿态非常奇特
b) 山很普通
c) 山很高
王安石的《次韵留题僧假山》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观揭示人生哲学,但王安石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情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