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1:47
王安石的《游栖霞庵灼平甫至因寄》原文如下: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在幽静的林间小路上,隐约可见一位僧人。
高处的阴凉易于进入,闲适的容貌却难以增添。
官场事务真的让人感到痛苦,君王的恩宠却如同饮冰般寒冷。
我在这山下寻求田地,最终还是想要违背陈登的志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张变革,提倡新法,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以朴实自然、意韵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栖霞庵是他游历时寄情之地,诗中流露出他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游栖霞庵灼平甫至因寄》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林间的幽静与僧人的萧索,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王安石在诗中将官场的冷酷与隐士生活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第二句的“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的悠闲与自在。而后两句则转入对官场的感慨,“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生动描绘了官场生活的艰难与情感的冷漠,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权力的厌倦。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王安石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官场冷酷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他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士的闲适与官场的冷酷,表达了王安石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塑造了诗的情境,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游栖霞庵灼平甫至因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君恩更饮冰”中的“饮冰”比喻什么?
“求田此山下”中“求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陶渊明在隐逸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歌颂田园生活的宁静,而王安石则在《游栖霞庵》中反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两者均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王安石的语气更为复杂,夹杂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