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灵香阁

《灵香阁》

时间: 2025-05-03 11:08:39

诗句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桐庐潇洒郡,兹阁更奇屈。

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

我来一伏槛,紫翠竞森出。

尘襟与羁帻,中坐怳已失。

清风来甚远,冲气久弥逸。

东轩视蟠桃,仙路如彷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08:39

原文展示:

灵香阁
作者: 吕希纯 〔宋代〕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桐庐潇洒郡,兹阁更奇屈。
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
我来一伏槛,紫翠竞森出。
尘襟与羁帻,中坐怳已失。
清风来甚远,冲气久弥逸。
东轩视蟠桃,仙路如彷佛。

白话文翻译:

昔日听说寺庙的道理开启,
清净本是追求佛法的目标。
谈论经典,领悟教义深藏,
施予良药,解除众人的病痛。
高耸的阁楼临近山峦,
顶层建有禅室,静谧幽雅。
灵香的芬芳不可再续,
壮丽之景确实超越寻常。
桐庐这个潇洒的地方,
这座阁楼更显得奇特屈指。
峰峦相互掩映,
松竹茂密苍翠。
我来此处静坐,
紫色与翠绿交相辉映。
尘世的烦恼与羁绊,
坐在这里已然忘却。
清风远远而来,
悠然之气愈加弥漫。
东轩眺望蟠桃,
仙路似乎就在眼前。

注释:

  • 灵香:指神圣的香气,此处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美好。
  • 桐庐: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因自然风光优美而著称。
  •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象征着长生与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希纯,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道教思想,追求清净、宁静的境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吕希纯游历桐庐时,受到自然美景与佛教思想的启发,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理解。

诗歌鉴赏:

《灵香阁》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诗,作中描绘了作者在桐庐灵香阁的游览经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的开头提到“僧道开”,引出对佛教清净理念的思考,表明作者在此地不仅是游玩,更是心灵的追求。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通过对阁楼的描写,展示了其壮丽与幽静,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

诗中的“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描绘了桐庐的自然环境,山峦叠嶂,松竹苍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样的环境使得作者在此静坐时,内心的尘嚣与羁绊似乎都被清风吹散,留下的是一种空灵的宁静感。最后提到的“蟠桃”,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作者对长生与超脱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法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过去听说和尚的教导开启了佛法的理解,追求的本质是清净的境界。

  2.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讨论经典,领悟教义,施予良药来解除众生的病痛。

  3.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高阁处于山峦之旁,最上层建有禅室,宁静而高远。

  4.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灵香的气息难以再续,壮丽的景色确实超越了寻常。

  5. 桐庐潇洒郡,兹阁更奇屈。
    桐庐这个潇洒的地方,阁楼显得更加奇特。

  6. 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
    峰峦相互掩映,松竹茂密,形成了自然的屏障。

  7. 我来一伏槛,紫翠竞森出。
    我在此处静坐,紫色与翠绿交相辉映,景色迷人。

  8. 尘襟与羁帻,中坐怳已失。
    生活中的烦恼与束缚,坐在这里已然忘却。

  9. 清风来甚远,冲气久弥逸。
    远道而来的清风,带着悠然的气息,愈加弥漫。

  10. 东轩视蟠桃,仙路如彷佛。
    在东轩眺望蟠桃,似乎仙路就在眼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
  • 比喻:将清风和灵香比拟为心灵的洗涤。
  • 拟人:通过“清风来甚远”赋予自然事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佛法的追求,体现了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香:象征佛教的清净与神圣。
  • 蟠桃:象征长生与仙境。
  • 峰峦:暗示自然的壮丽,表现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世俗的喧嚣
    • B. 佛教的清净
    • C. 美食的香气
  2.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
    • B. 长生
    • C. 努力
  3. 诗人在东轩观看的景象是什么?

    • A. 远山
    • B. 蟠桃
    • C. 大海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舅氏耕隐图 挽龚宣教世基 其二 雨中有怀 上湖南孙漕四首 和周少晳咏梅韵五首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 吴武氏表兄 寿湖南汪仓十首 岁晚寄罗舜举 宿田舍遇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濮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濮字怎么读及常见用法详解 麻字旁的字 道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夸官 竹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倒山旁的字有哪些_倒山旁常用汉字汇总 软饮料 功到自然成 众望所归 执着的繁体字怎么写?执着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笔顺学习 迁补 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铜壶刻漏 火戏 齒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盛衰利害 力字旁的字 误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