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武昌县作

《过武昌县作》

时间: 2025-05-03 22:15:35

诗句

鸡鸣关外绿波平,樊口潺湲水气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乱鸦遥下吕蒙城。

兴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国晴。

欲上南楼啸明月,飘摇书剑愧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5:35

原文展示:

过武昌县作
作者: 汪全泰 〔清代〕

鸡鸣关外绿波平,
樊口潺湲水气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
乱鸦遥下吕蒙城。
兴亡一塔山城晚,
老病扁舟水国晴。
欲上南楼啸明月,
飘摇书剑愧平生。


白话文翻译:

在鸡鸣关外,绿波荡漾显得平静,
樊口的溪水潺潺流淌,水气清明。
稀疏的柳树不知陶侃的故居,
纷乱的乌鸦远远地飞向吕蒙的城池。
一塔山城在兴亡之间,傍晚时分显得格外苍凉,
我这老病的扁舟在水乡的晴空中摇荡。
我想登上南楼对着明月狂啸,
但心中书剑飘摇,愧对我平生的追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鸡鸣关:指一个地名,意为鸡鸣时分的关口。
  • 樊口:地名,此处指水流的地方。
  • 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指水流缓慢而细致的样子。
  • 疏柳:稀疏的柳树,象征孤独或静谧。
  • 陶侃:指东晋名将陶侃,因其治理有道而闻名。
  •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一塔山:可能指某个地标,象征历史的兴亡。
  •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漂泊或孤独。
  • 啸:高声呼喊,表达情感或豪情。

典故解析:

  • 陶侃宅:陶侃是东晋名将,以治国有道著称,诗中提及其故宅,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沧桑。
  • 吕蒙城:吕蒙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诗中提到其城,反映出历史的深远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全泰,清代诗人,生平多任职于地方,曾游历各地,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历史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历武昌之际,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激发了对过往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汪全泰的《过武昌县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自然情景的诗。诗人在游历武昌时,面对静谧的湖泊和悠久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千。首联“鸡鸣关外绿波平”,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带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潺潺流动的溪水和疏落的柳树,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反思。

而后两联则渐渐引入历史的沉重感,提到陶侃的故居和吕蒙城,暗示了历史的兴亡与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历史典故,传达出对过往英雄的敬仰和对当下无奈的感叹。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高歌明月的豪情,但又因自身的老病与无力而感到愧疚,从而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鸣关外绿波平”:在鸡鸣关外,湖面平静如镜,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2. “樊口潺湲水气明”:樊口的溪水流淌清晰,水气明亮,展现了清晨的生机。
  3. “疏柳不知陶侃宅”:稀疏的柳树,不知这片土地曾是陶侃的故居,暗示了历史的遗忘。
  4. “乱鸦遥下吕蒙城”:飞翔的乌鸦远远飞向吕蒙的城池,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孤独。
  5. “兴亡一塔山城晚”:一塔山城在夕阳下,见证了历史的兴亡,给人一种苍凉感。
  6. “老病扁舟水国晴”:老病的诗人坐在小舟上,享受着水乡的晴空,心中却有一丝无奈。
  7. “欲上南楼啸明月”:想要登上南楼对月高歌,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8. “飘摇书剑愧平生”:但又因内心的飘摇与愧疚,感到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兴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国晴”,对称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与自身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关:象征清晨与希望。
  • 绿波:象征宁静与自然之美。
  • 疏柳:象征孤独与历史的遗忘。
  • 吕蒙城:象征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追忆。
  • 明月: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武昌县作》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汪全泰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陶侃”是哪一时代的名将? A. 汉朝
    B. 三国
    C. 东晋
    D. 隋朝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亲情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过武昌县作》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汪全泰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与无奈,而王之涣则更多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历代诗人传记》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过武昌县作》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春暮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五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四 浣溪沙 重九日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十六 心溪 浣溪沙 留旧京五日,大千以巫峡清秋图为赠,因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疾世 修同 秃宝盖的字 形貌昳丽 背地厮说 弋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包含水的成语 不断如带 把开头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红红火火 潘妃 推诚不饰 池绋 断怪除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