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天晓月

《霜天晓月》

时间: 2025-05-02 04:39:33

诗句

翦雪裁冰。

有人嫌太清。

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谁是我知音。

孤山人姓林。

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33

霜天晓月

作者: 楼盘 【宋代】

原文展示

翦雪裁冰。有人嫌太清。
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
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清晨,雪花与冰块的美丽景象。有些人觉得雪太过清澈,有些人又觉得它太过单薄,这些人都不是我心灵的知音。那谁才是我的知音呢?那孤山上的人姓林。自从我与他在西湖分别之后,至今让我感到遗憾。

注释

  • 翦雪裁冰: “翦”指裁剪,形容雪花和冰块的美丽。
  • 知音: 指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 孤山: 指的是西湖边的一座山,常与诗人交往的人。
  • 辜负: 失去或未能实现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楼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和意象清新著称,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楼盘与知音分别后,表达了对知音的怀念和对情感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与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霜天晓月》不仅是一首描绘冬日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的开头用“翦雪裁冰”描绘了冰雪的清澈与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人的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中“谁是我知音”的发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孤山人姓林,自然引发对西湖的追忆,添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冷静中透着热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翦雪裁冰: 形象地描绘了雪与冰的美丽,展现出冬日的清新气息。
  2. 有人嫌太清: 表达出对美的不同理解,暗示世人对美的标准各异。
  3. 又有人嫌太瘦: 继续探讨美的多样性,突显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4. 都不是我知音: 通过排除法强调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5. 孤山人姓林: 引入具体人物,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6. 一自西湖别后: 提及与知音的分别,增添了诗的怀旧情绪。
  7. 辜负我到如今: 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对知音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翦雪裁冰”比喻雪与冰的轻盈与美丽。
  • 对仗: 诗中使用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有人嫌太清”、“又有人嫌太瘦”通过排比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知音”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美的描绘与对知音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纯洁、美丽,象征着对友谊的期盼。
  • : 冷冽、坚硬,象征孤独与失落。
  • 孤山: 孤独和思念的象征,暗示对知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翦雪裁冰”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冬天的雪和冰
    • B. 春天的花
    • C. 暑假的海滩
  2. 诗人对“知音”的渴望表现在哪一句?
    • A. 有人嫌太清
    • B. 都不是我知音
    • C. 孤山人姓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 通过自然景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蝶恋花(春词) 暮步至江上 宣州竹(墨梅) 浪淘沙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采桑子 连州阳山归路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竹扇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现死现报 将顺其美 霄壤 盐官 法不传六耳 矮子里拔将军 隹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包含曼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略迹原情 楼台近水 争名夺利 柴虎肆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