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4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晚晴风歇。一夜春折威。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在温暖的晚晴中,风已经停止,一夜之间春的气息悄然弥漫。
淡淡的天空下,花木疏落,云彩飘来飘去,像是几枝雪花。
这美好的景色令人心醉,但忧愁也随之而来。
这样的情感,谁能与我分享呢?
只有那两行低飞的大雁,才知道在这画楼月下,我是多么的孤独。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穆亭,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创作的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倾诉自己的孤独与忧伤,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以“晚晴风歇”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傍晚景色。然而,细腻的描写下隐藏的是深深的孤独与愁苦。词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风静止,仿佛时间也为之停滞,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词人通过“脉脉花疏天淡”的描写,展现了空灵的自然景象,花木稀疏,天空清淡,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云来去数枝雪”中的“雪”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寒冷和孤独。接下来的“胜绝,愁亦绝”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愁苦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最后两句“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则是词人的自我反思,低飞的雁似乎是唯一能理解他此时心情的存在,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与浓重的情感对比,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人生孤独的深思,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美好景色中内心忧愁的孤独感。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暗示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词中的“脉脉花疏”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词人对“晚晴”的感受是?
诗中“低雁”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