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11
苍崖落尽松华雨,
秋痕乍添幽草。
暗水鸣琴,丛篁戛玉,
石磴随烟盘绕。
横空雁早。
正坠叶惊寒,大江浮晓。
游戏飞琼,佩环声在碧云杪。
仙人炼丹去矣,
涧薪谁束取,闲煮茶灶。
世事鸿毛,
天风鹤背,未许青丝催老。
斜阳下了。
看海月磨铜,画栏飞到。
一磬空山,夜凉尘梦扫。
苍崖上的松树,雨水尽落,秋天的痕迹刚刚增添了幽草。暗水之中,琴声悠扬,竹林中,竹声如玉击打。石阶在烟雾中盘旋。横空中的大雁早已飞过,树叶在寒风中纷纷落下,大江的水面在清晨中浮现。游戏般的飞琼,佩环的声音在碧云之上回荡。仙人已然离去炼丹,涧边的柴薪又有谁来采集,闲适地煮着茶灶。世间事务如鸿毛般轻微,天风似鹤背,未曾允许青丝催促衰老。斜阳已落,海上的月亮如磨铜般明亮,画栏也飞向远方。空山中的一磬声响,夜晚凉爽,尘梦被扫去。
黄燮清,清代诗人,擅长作词,作品多反映山水田园之美,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此诗作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心态。
《齐天乐》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开篇描绘了秋日苍崖的孤寂景象,松华雨落,幽草悄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中通过“暗水鸣琴”和“丛篁戛玉”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接下来的“大江浮晓”和“佩环声在碧云杪”,则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在秋晨时分感受到的清澈与灵动。
诗人以“仙人炼丹去矣”引入人世的无常,流露出对人生轻浮与世事的淡然态度。最后一段,则通过斜阳、海月、空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在告诉读者,世事如梦,唯有与自然同在,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既具美感又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与世事淡泊的哲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与安宁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暗水鸣琴”指的是什么?
A. 水面静谧,琴声悠扬
B. 水流湍急,琴声嘹亮
C. 水面波动,琴声消失
“仙人炼丹去矣”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人生热情
B. 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向往
“世事鸿毛”中的“鸿毛”指的是?
A. 重如山岳
B. 轻如鸿毛
C. 细微的事物
答案:1.A 2.B 3.B
《秋夕》(杜甫)与《齐天乐》在描绘秋天的孤寂景象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具悲情,而黄燮清则显得更为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