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蒋子尚

《和蒋子尚》

时间: 2025-05-02 10:38:45

诗句

偶随舶棹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8:45

诗词名称: 和蒋子尚

作者: 曾协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偶随舶棹上淮州,
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
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
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
巴山却话梦中游。


白话文翻译:

偶然随船漂泊到淮州,
突然看到霜冻凝结在这里。
屡次指着天上的云朵谈论故乡,
几次从烟水中整理回家的船只。
自知是客的我惊讶岁月已逝,
幸有这位朋友来解我旅途的愁苦。
日后在西窗下剪下银色的蜡烛,
在巴山中再谈起梦中的游历。


注释:

  • 偶随:偶然跟随。
  • 舶棹:船桨。
  • 霜凝:霜冻凝结。
  • 屡指:多次指向。
  • 烟水:烟雾弥漫的水面。
  • 客子:客居他乡的人。
  • 破旅愁:解开旅途中的忧愁。
  • 西窗剪银烛:比喻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典故解析:

“巴山”指的是巴蜀地区,常用来象征故乡或怀念的地方。在古代文人中,谈论故国情怀是常见的主题,这首诗正体现了游子对故国深切的怀念和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在外游历时,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情感状态。开篇的“偶随舶棹上淮州”,一方面展示了游子的漂泊生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霜凝尚此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秋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屡指云天谈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仿佛在与友人共叙旧事,借此抒发心中的思乡之苦。而“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游子意识到岁月流逝的无情,但有知己相伴,旅途的愁苦得以缓解。

最后两句“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似乎预示着游子在某个未来的时刻,会与友人再聚,共同回忆往昔,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随舶棹上淮州:偶然跟随船只来到淮州,表明作者的漂泊状态。
  2. 忽见霜凝尚此留:忽然看到霜冻在这里凝结,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3. 屡指云天谈故国:多次指着天空的云朵,谈论自己的故乡,表达思乡情感。
  4. 几从烟水理归舟:多次在烟水中整理回家的船,体现对回家的渴望。
  5. 自知客子惊残岁:意识到自己是客,岁月已逝,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赖有斯人破旅愁:幸有这位朋友来解我旅途的忧愁,体现友情的重要性。
  7. 他日西窗剪银烛:日后在西窗下剪银色蜡烛,象征宁静的生活。
  8. 巴山却话梦中游:在巴山中再谈论梦中的游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窗剪银烛”,用银烛比喻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对仗:如“烟水理归舟”,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霜凝尚此留”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暗示游子的心情。
  • 云天:代表高远的理想与思乡情怀。
  • 烟水:象征迷茫与归属感的缺失,表现游子的心境。
  • 西窗:象征宁静、温馨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巴山:作为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追求
  2. “屡指云天谈故国”中的“屡”是什么意思?

    • A. 很少
    • B. 多次
    • C. 一次
  3.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西窗剪银烛”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生活的贫困
    • B. 寓意未来的宁静生活
    • C. 描绘夜晚的寂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对雨》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本诗均表现了对友人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加侧重于送别的情感,而曾协则更多地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憧憬。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俗 题异香花俗呼指甲花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题雷石寺润公环翠轩 题黄德老西亭二绝 题后郑壁 题横溪坊客馆二首 题横溪坊客馆二首 题大龙湫 题安仁汪宰绝览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摸排 瓜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目无全牛 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心惟危 牛字旁的字 漭瀥 藜藿 个中妙趣 聿字旁的字 龙钟老态 明发不寐 血压计 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派 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