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韩子文五首

《和韩子文五首》

时间: 2025-07-27 14:02:36

诗句

密云阁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

却坐蒲团政无赖,好诗端为破愁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02:36

原文展示:

密云阁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却坐蒲团政无赖,好诗端为破愁城。

白话文翻译:

密云覆盖,春雨如丝,天气晴朗却又显得冷清,我不愿穿上草鞋随意出门。于是坐在蒲团上,感到无聊,唯有好诗能够解开心中的愁苦。

注释:

  • 密云阁:指的是密云的阁楼,形容天气阴霾。
  • :这里作“禁”,含有阻碍、压抑的意思。
  • 芒鞋:指草鞋,代表出行的随意。
  • 取次行:随意出行。
  • 蒲团:一种坐垫,通常用于禅修或坐卧。
  • 政无赖:指感到无聊、无所事事。
  • 破愁城:破除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好诗端为破愁城”的表述,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依赖与寄托,借用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忧愁,体现了文人常以诗歌解忧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雨时节,诗人在阴雨的环境中感受到压抑,借助诗歌表达内心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诗歌的依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与阴云的天气景象,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密云阁雨靳春晴”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春天的美好被阴沉的云层所遮蔽,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接着,诗人不愿随意出行,反映出一种内心的逃避与孤独。坐在蒲团上,诗人感到无所事事,似乎在等待一种解脱,而“好诗端为破愁城”则是对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诗歌作为心灵慰藉的力量。整首诗虽短,但情感深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密云阁雨靳春晴”:描绘阴雨天气,春天却因雨显得冷清。
    • “不放芒鞋取次行”:表达诗人不愿意随意出门的心理。
    • “却坐蒲团政无赖”:诗人独自坐在蒲团上,感到无聊。
    • “好诗端为破愁城”:好诗成为诗人解愁的良方。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密云阁雨”与“春晴”,形成对比,突显诗人的情绪变化。
    • 隐喻:将诗歌比作“破愁城”,表现诗歌的解忧功能。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以及通过诗歌来排解内心烦恼的情感,体现了文人对诗歌功能的认识和期待。

意象分析:

  • 密云:象征心情的沉重与压抑。
  • 春晴:代表希望与美好,然而被云雨遮蔽。
  • 蒲团:象征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好诗: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寄托与解脱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密云阁雨”表达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

    • A. 晴天
    • B. 阴雨
    • C. 多云
      答案:B
  2. 诗人为什么不愿意“取次行”?

    • A. 没有地方可去
    • B. 心情烦闷
    • C. 下雨
      答案:B
  3. “好诗端为破愁城”中的“破愁城”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
    • B. 心中的烦恼
    • C. 自然景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在春天中对生活的感慨与忧愁,但其背景更为复杂,涉及国家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曾协的这首诗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诗歌的依赖,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 点绛唇 点绛唇 踏莎行(题团扇) 醉落魄 玉楼春 采桑子(孙仲益集于西斋,题侍儿作第一流,因以词谢之) 风流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众戎 粤剧 金精玉液 秃宝盖的字 如鱼离水 包含声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晩步 挦章撦句 藉稿 包含户的词语有哪些 枭蛇鬼怪 玉字旁的字 包含睢的词语有哪些 萍水相遇 珍禽异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