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赠汤司谏二首 其一

《寄赠汤司谏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7:51:14

诗句

御史曾追庆历唐,有孙还是绍兴汤。

绝知骥騄难羁绊,故遣松筠试雪霜。

如许人才岂终弃,要之日月本何伤。

郁孤台上苏仙句,多载寥寥无和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1:14

原文展示:

御史曾追庆历唐,有孙还是绍兴汤。 绝知骥騄难羁绊,故遣松筠试雪霜。 如许人才岂终弃,要之日月本何伤。 郁孤台上苏仙句,多载寥寥无和章。

白话文翻译:

御史曾经追随庆历时期的唐朝,他的孙子仍然是绍兴时期的汤氏。 深知骏马难以被束缚,因此让松竹在雪霜中考验。 这样的人才怎能最终被抛弃,重要的是日月本身有何伤害。 郁孤台上苏仙的诗句,多年来寥寥无几的和诗。

注释: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 庆历唐:指北宋庆历年间,唐朝的影子。
  • 绍兴汤:指南宋绍兴年间的汤氏家族。
  • 骥騄:骏马,比喻杰出人才。
  • 松筠:松树和竹子,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
  • 郁孤台:地名,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
  • 苏仙:指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是寄赠给汤司谏的,汤司谏是南宋时期的官员,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汤司谏的敬仰和对人才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对汤司谏的才华和品德表示赞赏的基础上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汤司谏的期望和对人才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绝知骥騄难羁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才难以被束缚的认识,而“故遣松筠试雪霜”则进一步以松竹在雪霜中的坚韧来比喻人才的考验。最后两句通过对苏轼诗句的提及,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和诗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御史”和“庆历唐”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延续性。
  • 第二句“有孙还是绍兴汤”强调了家族的传承。
  • 第三句“绝知骥騄难羁绊”表达了人才的自由和不可束缚。
  • 第四句“故遣松筠试雪霜”以自然景象比喻人才的考验。
  • 第五句“如许人才岂终弃”强调了对人才的珍惜。
  • 第六句“要之日月本何伤”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才的价值。
  • 最后两句通过对苏轼诗句的提及,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意象分析:

  • 骥騄:比喻杰出人才,象征着自由和力量。
  • 松筠: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比喻人才的考验。
  • 雪霜:象征困难和挑战,比喻人才的成长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骥騄”比喻的是什么? A. 骏马 B. 杰出人才 C. 自然景象 D. 历史人物

  2. “松筠试雪霜”中的“松筠”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坚韧 C. 美丽 D.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苏仙”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苏洵 C. 苏辙 D. 苏武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赵蕃的这首诗在表达对历史和人才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徐山民 寄衣词 还家夜同赵端行分韵赋 赠刘高士 初晴道中 题武义赵提干林亭 陈西老母氏挽词 寄永州徐三掾曹 中秋步月 送徐灵渊永州司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哑语 顽砖 乙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凶墟 铅码 还朴反古 包含战的成语 凭山负海 包含的的词语有哪些 事宽即圆 拼死拼活 目字旁的字 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冰肌玉骨 包含堤的成语 断顿 鸟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