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时间: 2025-04-27 11:53:04

诗句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

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

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

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

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3:04

原文展示: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谢庄 〔南北朝〕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 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 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 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 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白话文翻译:

从浔阳到都城,我记录了沿途的地名,写成了这首诗。 我多次回旋于山间小径,疲倦地寻找水边的记录。 在稽榭确实停留了很久,烟台也确实远眺了很久。 翔州的天空凝聚着寒气,秋浦的水面结成了清冷的阴影。 高高的湖泊显得遥远而空旷,南陵则显得深远。 青溪如同委婉的黛色,黄沙则像舒展的金色。 在雷池旁边观察道路,在茅堂的阴影下寻访德行。 鲁国的显赫已经微不足道,秦国的良善也已消逝无闻。 消息传得很远,从博望崖传来,采集的赋文来自梁山。 高大的馆阁不再是陈旧的宫宇,茂盛的苑林也不再是旧时的林木。

注释:

  • 山经:指山间的小径或路线。
  • 水牒:水边的记录或标记。
  • 稽榭:古代的一种建筑,可能是指停留的地方。
  • 烟台:指可以远眺的高台。
  • 翔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秋浦:秋天的水边。
  • 高湖:指高处的湖泊。
  • 南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青溪:青色的溪流。
  • 委黛:委婉的黛色,形容青溪的颜色。
  • 黄沙:黄色的沙地。
  • 舒金:舒展的金色,形容黄沙的颜色。
  • 雷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茅堂:茅草盖的房屋。
  • 鲁显:鲁国的显赫。
  • 秦良:秦国的良善。
  • 博望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梁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崇馆:高大的馆阁。
  • 陈宇:陈旧的宫宇。
  • 茂苑:茂盛的苑林。
  • 旧林:旧时的林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是谢灵运的侄子,以文学才华著称,尤其擅长写诗和赋。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庄从浔阳(今江西九江)到都城(可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途中所作,记录了沿途的地名和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线索,通过对沿途地名的记录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倦和对自然景色的渴望。“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停留和远眺。“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诗人多次回旋于山间小径,疲倦地寻找水边的记录,表达了对旅途的疲倦和对自然景色的渴望。
  2. 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在稽榭确实停留了很久,烟台也确实远眺了很久,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停留和远眺。
  3.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翔州的天空凝聚着寒气,秋浦的水面结成了清冷的阴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4. 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高高的湖泊显得遥远而空旷,南陵则显得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5.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青溪如同委婉的黛色,黄沙则像舒展的金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6. 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在雷池旁边观察道路,在茅堂的阴影下寻访德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7.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鲁国的显赫已经微不足道,秦国的良善也已消逝无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8. 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消息传得很远,从博望崖传来,采集的赋文来自梁山,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9.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高大的馆阁不再是陈旧的宫宇,茂盛的苑林也不再是旧时的林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中的“如”和“似”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 对仗:如“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中的“山经”和“水牒”,“亟旋览”和“倦敷寻”都是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沿途地名的记录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意象分析:

  • 山经、水牒:山间的小径和水边的记录,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渴望。
  • 稽榭、烟台:停留和远眺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在旅途中的停留和远眺。
  • 翔州、秋浦:天空和水边,象征着自然美景。
  • 高湖、南陵:高处的湖泊和深远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美景。
  • 青溪、黄沙:青色的溪流和黄色的沙地,象征着自然美景。
  • 雷池、茅堂:观察道路和寻访德行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美景和历史变迁。
  • 鲁显、秦良:鲁国的显赫和秦国的良善,象征着历史变迁。
  • 博望崖、梁山:消息传来的地方和采集赋文的地方,象征着历史变迁。
  • 崇馆、茂苑:高大的馆阁和茂盛的苑林,象征着历史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旅途的疲倦 B. 对自然景色的渴望 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 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2. 诗中“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什么行为? A. 停留 B. 远眺 C. 观察 D. 寻访

  3. 诗中“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D. 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同样是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山水诗。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是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山水诗。

诗词对比:

  • 谢庄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山水诗,但谢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 《谢庄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到城七绝句。恒寂师 龙花寺主家小尼 五月十五日夜月 好听琴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官舍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秋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一乱涂地 居功自满 几字旁的字 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营蜜 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我武惟扬 浪蝶游蜂 习业 踢断门槛 透平机 面目黎黑 鲜妆 田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