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4:11
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
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
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
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门的情景。鼓声响起,传达着新昌的讯息,公鸡叫唤着,催促着我前往建章宫。骑马的姿势优雅,身着华丽的衣裳。宫中的漏水声传来,夜晚已经过去,城里的阴影带来了清晨的凉意。月光下的堤岸和槐树上沾满露水,微风中飘散着桦树的烟香。双阙的龙形建筑相对而立,成群的官员像大雁一样一行行赶来。汉朝的宫廷尚且年轻,我不禁感叹自己的鬓发已如霜白。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在朝中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无奈。诗中描绘的清晨场景,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唐代繁华的政治生活。
《早朝》是一首生动的早晨出行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清晨赴朝的情景。诗的开头以“鼓动出新昌”引入,鼓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伴随着鸡鸣,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庄重感。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骑马姿态和衣着,展现出一种优雅与自信。宫漏声和城阴的描写,既有时间的流逝,也有环境的变化,营造出清晨的氛围。
在意象上,月光、露水、清风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美感。双阙和千官的描绘,则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繁忙和壮丽。然而,最后一句“惭叹鬓如霜”,则是一种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出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展现了唐代繁华的政治生活与个人情感的强烈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鼓动出新昌”意指什么?
诗中的“鬓如霜”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