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饯林子敬还闽葬母

《饯林子敬还闽葬母》

时间: 2025-04-28 06:51:20

诗句

几度思亲不见亲,连江万里见南云。

归来云逐江潮去,却负江头土作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1:20

原文展示:

饯林子敬还闽葬母 何梦桂 〔宋代〕 几度思亲不见亲,连江万里见南云。 归来云逐江潮去,却负江头土作坟。

白话文翻译:

多次思念亲人却无法相见,跨越万里江河只能望见南方的云彩。 归来时云彩随着江潮远去,却在江边背负着泥土筑成的坟墓。

注释:

字词注释:

  • 几度:多次。
  • 思亲:思念亲人。
  • 连江:指江河相连,形容距离遥远。
  • 南云:指南方的云彩,这里可能象征着家乡或亲人的方向。
  • 归来:回来。
  • 云逐江潮去:云彩随着江潮远去,形容离别的情景。
  • 负:背负。
  • 江头土作坟:江边的泥土筑成的坟墓,指葬母的情景。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使用典故,但“南云”可能隐含了思乡之情,因为在古代文学中,南云常被用来象征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情感丰富、善于表达思乡和亲情之情的诗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为友人林子敬送行时所作,林子敬因母亲去世需要返回福建安葬母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几度思亲不见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连江万里见南云”则通过空间的辽阔和南云的象征,增强了这种思念的深远和无法触及的悲哀。后两句“归来云逐江潮去,却负江头土作坟”则描绘了友人归乡葬母的情景,云随江潮远去,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悲伤,而“负江头土作坟”则具体描绘了葬母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沉重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几度思亲不见亲”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但这种思念是无法通过实际行动来满足的,因此带有无奈和悲哀。
  • 第二句“连江万里见南云”通过空间的辽阔和南云的象征,增强了这种思念的深远和无法触及的悲哀。
  • 第三句“归来云逐江潮去”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情景,云随江潮远去,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 第四句“却负江头土作坟”具体描绘了葬母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沉重和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南云”比喻家乡或亲人的方向,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 拟人:“云逐江潮去”赋予云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通过空间的辽阔和象征性的意象,诗人表达了无法触及的思念和沉重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云:象征家乡或亲人的方向,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 江潮:象征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 江头土作坟:具体描绘了葬母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沉重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云”象征什么? A. 家乡 B. 亲人 C. 思念 D. 离别

  2. 诗的最后一句“却负江头土作坟”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葬母 B. 离别 C. 归来 D. 思念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何梦桂的《饯林子敬还闽葬母》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战乱中亲人的担忧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何梦桂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二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寄题澄虚阁 藤杖 寄题明舍 颐堂 秋夜 除夜 赠传神师 自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纲上线 豆字旁的字 忠臣孝子 辰字旁的字 燕骨 气字旁的字 欢欣若狂 求备一人 包含黍的词语有哪些 长谈阔论 肥头大耳 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可谓 逻缉 米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旧结尾的成语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