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时间: 2025-05-07 18:52:35

诗句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2:35

原文展示: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何梦桂 〔宋代〕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白话文翻译:

我挥袖叹息,如同麒麟折断,经过门前,悲伤如凤凰衰落。 奠定基石的人不再出现,世间礼乐崩坏。 虽然世道衰败,但道义不衰,文化岂不在此? 千年之后仍有人,三代的风范仍可追寻。 我听说夹谷的老人,文献尚有遗留。 在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我该何去何从?

注释:

  • 反袂叹麟折:反袂,挥袖。麟折,比喻贤人去世。
  • 过门伤凤衰:过门,经过。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奠楹不复作:奠楹,奠定基石。不复作,不再出现。
  • 世丧礼乐隳:世丧,世道衰败。礼乐隳,礼乐制度崩坏。
  • 世丧道不丧:世道虽衰,道义不衰。
  • 文岂不在兹:文化岂不在此。
  • 千载而有人:千年之后仍有人才。
  • 三代犹可追:三代,指夏、商、周。犹可追,仍可追寻其风范。
  • 吾闻夹谷翁:夹谷,地名。翁,老人。
  • 文献尚有遗:文献,指古代的书籍和记录。尚有遗,尚有遗留。
  • 斯世微斯人: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
  • 皇皇吾安归:皇皇,彷徨。吾安归,我该何去何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子实,号潜斋,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是他对当时社会风气衰败、人才凋零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化衰败,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描绘了诗人对贤人去世和衰落的悲痛,“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衰败,“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对古代风范的追寻,“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诗人挥袖叹息,如同麒麟折断,经过门前,悲伤如凤凰衰落。这里用麒麟和凤凰比喻贤人,表达了诗人对贤人去世和衰落的悲痛。
  2.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奠定基石的人不再出现,世间礼乐崩坏。这里用“奠楹”比喻贤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衰败的忧虑。
  3.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虽然世道衰败,但道义不衰,文化岂不在此?这里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的重视。
  4.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千年之后仍有人才,三代的风范仍可追寻。这里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对古代风范的追寻。
  5.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我听说夹谷的老人,文献尚有遗留。这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6.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在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我该何去何从?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反袂叹麟折”中的“麟折”比喻贤人去世,“过门伤凤衰”中的“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对仗:如“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中的“反袂”与“过门”,“叹麟折”与“伤凤衰”形成对仗。
  • 拟人:如“奠楹不复作”中的“奠楹”拟人化为贤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折:比喻贤人去世。
  • 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奠楹:比喻贤人。
  • 礼乐:比喻社会风气。
  • 文:文化。
  • 三代:指夏、商、周。
  • 夹谷翁:夹谷的老人。
  • 文献:古代的书籍和记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袂叹麟折”中的“麟折”比喻什么? A. 贤人去世 B. 社会风气衰败 C. 文化衰落 D. 时代变迁

  2. 诗中“奠楹不复作”中的“奠楹”比喻什么? A. 贤人 B. 社会风气 C. 文化 D. 时代变迁

  3. 诗中“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强调了什么? A. 文化的永恒价值 B. 社会风气的衰败 C. 贤人的去世 D. 时代的变迁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何梦桂《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何梦桂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何梦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为余十眉题神伤集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二 烧香词 祝英台近·题俞寿曲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赠镜 祝英台近 别意,戏柬刘晓岚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塌脣青 折文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旌旃 役车 查监 温聏 三灾八难 升殿 齒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轩轾不分 屡见不鲜 不根之论 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